[发明专利]一种电磁波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1851.8 | 申请日: | 201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8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冯永宝;丘泰;刘军;沈春英;李晓云;杨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9/03 | 分类号: | C22C19/03;C22C1/04;B22F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0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波 吸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电磁波吸收剂,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Ni,85~95%;Mo,2~4%;Fe,1~13%;且Fe+Ni,96~9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波吸收剂,其特征在于其粒度范围为0.01-20微米,其物相组成由Ni与FeNiMo组成。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波吸收剂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配料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成分和百分含量,称量FeNi合金粉、Mo粉和Ni粉;按照原料粉末与磨球重量比=1∶8~30称量原料粉和研磨球;
2)装料
将步骤1)称量得到的原料粉末与研磨球放入球磨罐中,密闭球磨罐后,先抽真空再冲入惰性保护气体;
3)球磨
将球磨罐放到球磨机上球磨,进行机械合金化反应20~80小时;
4)出料
将步骤3)球磨完成后的球磨罐冷却,打开球磨罐后用分离筛分离研磨球与粉末,所得粉末即为电磁波吸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粉中FeNi合金粉的化学组成质量百分量为:Ni 60~80%,Fe 40~20%;FeNi合金粉的粒度范围为0.1~10微米;Ni粉的粒度范围为0.1~10微米;Mo粉的粒度范围为0.1~20微米;混合粉末与研磨球的质量比为:1∶8~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罐为不锈钢材质;研磨球至少为不锈钢球或碳化钨球中的一种;研磨球的个数比为:大球/中球/小球=1∶1~2∶2~3.5;研磨球的直径比为:大球/中球/小球=1∶0.6~0.8∶0.2~0.4;大球直径/球磨罐内径=1∶4~6;抽真空后球磨罐内的气压为50~133Pa;惰性保护气体至少为氩气、氦气或氮气中的一种,充入惰性气体后球磨罐内的压力:0.09~0.11MPa。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磨机为振动球磨机或者行星球磨机,球磨时间为20~80小时;球磨机为振动球磨机时,振动频率为30~50Hz,振幅为5~30mm;球磨机为行星磨时,公转速度/自转速度=1∶1.2~2.2,公转转速200~500转/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分离筛的筛孔尺寸为40目~2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185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用耐热型铝合金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单锭工频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