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用高机械强度含碳球团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1411.2 | 申请日: | 2010-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9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任伟;刘万山;李金莲;李冰;李艳茹;周明顺;王再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243 | 分类号: | C22B1/2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机械 强度 含碳球团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铁原料球团矿造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煤粉及含MgO材料生产高炉用高机械强度含碳球团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含碳球团是一种自身配加一定含量炭质还原剂的球团矿,同传统球团相比,含碳球团能扩大碳氧反应界面,减少气体在固相反应界面的扩散,同时其自身碳氧直接接触,气体由内而外排除,抑制了氧化气体的氧化作用,所以含碳球团生产应用是冶金企业降低焦比的有效手段之一,已有的研究表明,进入高炉铁矿石的金属化率提高1%,焦比降低4-5%,因此在钢铁行业备受关注。
含碳球团一般用于非高炉冶炼,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134295.2公布了《复合含碳球团》,其特征在于:含碳材料40-80%,金属氧化物10-42%,稀土氧化物5-30%,粘结剂2-10%,增强剂1-5%,膨胀剂1-5%,钢材加工切屑1-4%,所得产品投入钢水中使用,可增碳,可减少夹杂。
采用压球方式生产含碳球团也较为常见,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117645.4《复合含碳球团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和申请号94103910.2《碱性、含碳、烟尘粉冷固球团》。所述专利中采用的造球方法均为压球方式。
采用传统的圆盘造球工艺也有所涉及,吴斌等人的研究表明,在配煤比为13.1%-20.83%的情况下,将铁矿粉、煤粉和粘结剂均匀混合,然后采用圆盘造球机制备生球,并在1100℃焙烧,最终获得了最高强度为293N/个的成品球。
以上所述之含碳球团生产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碳素材料的加入量高,所生产的含碳球团作用类似于金属化球团,不适于高炉;②是在非传统球团的生产工艺上进行生产制备的,增加生产成本;③采用传统工艺生产,成品球强度较低,不能满足高炉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添加MgO的方法,以较低的煤粉添加量,通过传统的圆盘造球工艺,生产具有一定强度和金属化率的含碳球团,最终在高炉中应用,从而达到节能降耗之目的。
本发明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种高炉用高机械强度含碳球团,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重量百分比含量为:磁铁精矿80-92%,膨润土1-2%,煤粉2-12%,镁石粉2-14%,控制原料中MgO/SiO2为0.4-0.6。
磁铁精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TFe 65-69%,FeO 20-31%,SiO2 4-7%,CaO 0.01-1%,MgO 0.01-0.5%,Al2O30.01-0.5%。
膨润土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SiO268-75%,CaO 0.01-4%,MgO 4-14%,Al2O3 12-17%。
镁石粉,包括菱镁石粉、轻烧镁粉、MgO粉化学试剂中任一种或几种组合。
菱镁石粉和轻烧镁粉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SiO2 2-5%,CaO2-5%,,MgO 80-95%,Al2O3 0.01-11%。
MgO化学纯试剂中MgO>98%。
镁石粉粒径<0.074mm的大于90%。
煤粉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固定碳50-73%,灰分9-15%,挥发份15-40%。
一种高炉用高机械强度含碳球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为:将磁铁精矿80-92%、煤粉2-12%、膨润土1-2%和镁石粉2-14%按比例称重配料,并保证混合料中MgO/SiO2为0.4-0.6,喷水混匀并控制混合料水分8-9%,闷料30-60分钟,然后采用造球机制备生球,生球筛分得9-16mm的合格生球,随后进行焙烧,控制焙烧温度为1250℃-1300℃,焙烧时间10-15分钟,最终获得具有较高强度的成品球。
采用本发明,在不增加任何设备投资和基本不改变原有工艺的条件下,改善了含碳球团矿强度,获得了具有一定金属化率的含碳球团,对于高炉节能降耗具有很大价值。经检验,焙烧所得的成品低碳含镁球团,其机械强度可达1500N/球,金属化率可达30%左右,如高炉应用,可大大降低焦比,节约能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表1 实施例中原料组成、化学成分及配比。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14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鞋蒸汽式烘干机
- 下一篇:蓄热用低阻格子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