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汽水及其制备方法、专用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1201.3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9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树荣 |
主分类号: | A23L2/54 | 分类号: | A23L2/54;C02F1/6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水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用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用水,具体涉及一种氧汽水;本发明还涉及这种氧汽水的制备方法和制备设备。
背景技术
含糖碳酸饮料风靡全球,充斥饮品市场已数十年。但是长时期饮用这种碳酸饮料,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人群和中老年人和孕妇身体有一定影响,易导致骨质疏松、结石症和肥胖,而且对发病率愈来愈高的糖尿病人也不适宜。而且,大量的二氧化碳也属于废气,不符合低碳的要求。
氧是生命必需要素,水是生命之源。现有的矿泉水、纯净水等饮用水中氧气含量很低,即使市场上或有些文件中公开的富氧水,也是采用气泵将空气或氧气充入水中,达到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目的,但由于在常压下充氧,这种富氧水的氧气含量非常有限,无法达到给人体有效供氧的目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氧分压高、溶解氧含量高的氧汽水,以替代传统的饮料,满足人们尤其是高原缺氧地区人们的身体需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这种氧汽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制备氧汽水的专用设备。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氧汽水,以饮用水为基质,所述饮用水中的氧分压大于700mmHg。
理论上,水中的氧分压是越大越好,但是考虑到安全及经济问题,较优选的,所述氧分压为700~2100mmHg。
更优选的,所述氧分压为1400~1700mmHg。
为了显示在高压情况下向水中充氧,水中氧分压的变化情况,发明人进行了如下实验:分别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两个标准大气压的情况下以10~30L/min的速度向500ml的生理盐水中充氧,用检测仪器检测水中的氧分压的情况。实验数据如下,其变化规律符合气体物理学道尔顿定律、亨利定律所揭示的规律。
表1不同压力、时间向生理盐水中充氧后的氧分压变化情况单位:mmHg
根据气体物理学道尔顿定律、亨利定律可以得知,随着压力和充氧时间的增加,水中的氧分压会显著增加,溶解氧显著增加。
为了满足各种人的口味和营养需要,让氧汽水的种类多样化,所述饮用水中可以添加各种不发生氧化反应的营养物质。
本发明所述的氧汽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密封的耐压容器中注入80~85%体积的饮用水后,封闭注水口;
(2)向容器内的液面上方通入氧气,同时开启排气阀,置换出液面上方的空气后关闭排气阀;
(3)向容器内的液面中通入氧气,设定对容器内的压力设定一个高于1个标准大气压的最高值,超过最高值时安全阀打开;
(4)检测容器内的液体中氧分压,至氧分压大于700mmHg时停止。
较优选的,步骤(3)中,容器内的压力最高值设定范围为1.7~3个标准大气压;步骤(4)中,所述氧分压为700~2100mmHg。
更优选的,步骤(3)中,容器内的压力最高值设定范围为2~2.5个标准大气压;步骤(4)中,所述氧分压为1400~1700mmHg。
对于步骤(4)检测合格的氧汽水,可进入下一个流程,如分装或添加不起氧化反应的营养物质等。
本发明制备氧汽水的专用设备,包括密封耐压容器,所述密封耐压容器上设置有注水口、排气阀、安全阀、充氧管、出水口和清空阀,所述注水口、排气阀、安全阀、充氧管设置在所述密封耐压容器的上部,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密封耐压容器的下部,所述清空阀设置在所述密封耐压容器的底部。
较优选的方案:所述充氧管为两根,其中较短的充氧管的末端在液面上,较长的充氧管的末端伸入液体中;所述较长的充氧管的末端为U形或螺旋形,上面设置若干气孔。
为了方便观察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所述封闭容器的容器壁上部设置有视镜。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氧汽水经消化道供高氧分压溶解,提供了机体摄入氧的新途径:从生理机能常态,氧由呼吸道进入人体,而我们平时进食时,会吃进少量空气,其中含有氧;自古就有认识,药食同源,氧是特殊的“食”,完全可以再生活饮用中,经消化道摄取高氧分压的溶解氧(氧汽水),这种摄入方式是可靠的,例证:2.5个标准大气压纯氧条件下,皮肤内氧分压比常压超过15~16倍,可达100mmHg,能促进断指再植的存活,而消化道粘膜是比皮肤更容易让氧弥散渗透的组织界面,因此通过消化道粘膜吸收氧气是科学可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树荣,未经周树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1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尘器刷头的滚轴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果肉含量浓缩酸橙汁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