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乘客车厢的内饰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0901.0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9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罗伯特·索莫尚;雷内·伯恩斯;马克·德莱维;罗杰·考夫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维克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0 | 分类号: | B60R13/00;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李娜娜;郭鸿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乘客 车厢 内饰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用于车辆乘客车厢的内饰件(1),其具有一模制件(2),所述模制件具有构成内饰件(1)的装饰用的作用层(5)的正面,内饰件(1)还具有至少一支承层(6),所述支承层构成内饰件(1)的背面,其中,内饰件(1)的至少部分区域配备至少一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使部分区域的表面具有舒适的触感,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制件(2)具有至少一安装在内饰件(1)背面的支承层(6)上的连接件(10),支撑结构设计为单独的支撑件(4),其由模制件(2)的连接件(10)来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件(1),其特征在于,连接件(10)包含热可塑材料,连接件(10)通过从后注射法在内饰件(1)的背面上与模制件(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饰件(1),其特征在于,支撑件(4)具有至少一支撑层(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饰件(1),其特征在于,支撑件(4)具有至少一与模制件(2)的连接件(10)相匹配的连接构件(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饰件(1),其特征在于,支撑件(4)具有至少一与模制件(2)的连接件(10)相匹配的连接构件(1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饰件(1),其特征在于,支撑件(4)配备至少一垫层(9)。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饰件(1),其特征在于,支撑件(4)配备至少一垫层(9)。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饰件(1),其特征在于,使用柔软的弹性材料制造支撑层(6)。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饰件(1),其特征在于,使用柔软的弹性材料制造支撑层(6)。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饰件(1),其特征在于,从后注射的连接件(10)的形状为一连接菇,连接菇具有一帽(10a)以及一连接杆(10b),帽(10a)面向支承层(6)且与支承层(6)相连,连接杆(10b)背离支承层(6)且从支承层(6)中凸出。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饰件(1),其特征在于,从后注射的连接件(10)的形状为一连接菇,连接菇具有一帽(10a)以及一连接杆(10b),帽(10a)面向支承层(6)且与支承层(6)相连,连接杆(10b)背离支承层(6)且从支承层(6)中凸出。
12.一种制造用于车辆乘客车厢的内饰件(1)的方法,其中,内饰件(1)的正面具有一装饰用作用层(5),内饰件(1)还具有位于作用层(5)之下的至少一支承层(6),支承层(6)构成内饰件(1)的背面,以及其中,内饰件(1)的至少部分区域配备一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使部分区域的表面具有舒适的触感,所述制造方法具有下列步骤:
制造具有一装饰用作用层(5)和至少一支承层(6)的模制件(2),
其特征在于,
将准备好的模制件(2)置入浇注模具(18)中,
借助浇注模具(18)从后注射支承层(6)来将部分区域中的至少一连接件(10)安装在内饰件(1)的背面,
将已从后注射完毕的模制件(2)从浇注模具(18)中取出,
使用具有至少一连接构件(11)的单独的支撑件(4)作为至少一支撑结构(3),连接构件(11)与安装在支承层(6)上的模制件(2)的连接件相匹配,
通过将支撑件(4)的连接构件(11)与模制件(2)的连接件(10)相连,将支撑件(4)装配至模制件(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维克公司,未经福特维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09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