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8发射天线MIMO系统的预编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0794.1 | 申请日: | 201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9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胜;程章敏;付代宇;吕伟;喻莉;屈代明;吴伟民;林宏志;程文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6 | 分类号: | H04L1/0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射 天线 mimo 系统 预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8发射天线MIMO系统的预编码方法。
背景技术
在闭环MIMO传输中,接收端向发射端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发射端在发射数据前基于反馈信息进行预编码处理,可以有效提升系统性能。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闭环方式的空分复用中,采用线性预编码技术,即在发射端利用已知的空间信道信息进行预编码处理,从而提高系统和用户的吞吐量。线性预编码操作可以表述为:
y=HWx+n (1)
y是接收端接收向量,x是发送端发送向量,H为空间信道矩阵,n为噪声向量,W是预编码矩阵,预编码矩阵索引(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表示选择的预编码矩阵W在对应码本中的索引。
在LTE-A R10中,提升多用户多入多出MU-MIMO的性能增益并保证低反馈开销是一个重要目标。于是提出了双码本的形式:W=W1W2或者W=W2W1,其中矩阵W1反映长期信道信息,矩阵W2反映瞬时的频率选择性特征,W1和W2分别从两个不同的码本C1和C2中选择,W1和W2对应的索引PMI1和PMI2共同最终决定预编码矩阵。
基于W=W2W1结构的旋转差分码本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W是一个Nt×R的酉预编码矩阵,Nt为发射天线数目,R表示用户选择的秩的值
W1∈C1表示宽带即长期信道特征,是一个Nt×R的酉矩阵
W2∈C2表示频率选择性即瞬时信道特征,是一个Nt×Nt的对角矩阵
基于上面的设计准则,三星公司设计了一套码本,但是该码本中C2码本的粒度选择不合适,使得码本在MU-MIMO时性能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8发射天线MIMO系统的码本,减小了系统反馈开销,并获得良好的性能增益。
用于8发射天线MIMO系统的预编码方法,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均存有码本C1_8Tx和C2_8Tx,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发送端发送导频;
(2)接收端根据导频估计信道H;
(3)接收端计算第一码字W1的索引PMI1:首先计算统计信息 以当前时刻为计时点向前计数,Hi表示第i个时刻的信道估计值, 表示Hi的共轭转置,N等值于W1的反馈周期内的信道估计次数,在码本C1_8Tx中找到最接近R的主右奇异矢量的码字,该码字对应的索引则为PMI1;
(4)接收端计算第二码字W2的索引PMI2:计算第二码字 在码本C2_8Tx中查询W2对应的索引PMI2;
(5)接收端反馈索引PMI1和PMI2给发送端;
(6)发送端根据反馈的索引PMI1和PMI2,从码本C1_8Tx和C2_8Tx中选择其对应的码字组成预编码矩阵;
(7)发送端利用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
所述码本C1_8Tx和C2_8Tx分别如表1如表2所示:
表1
表2
其中,T表示转置,diag{}表示为对角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07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覆盖件的冲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夹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