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澄清、气浮和超滤于一体的水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90369.2 | 申请日: | 201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1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瞿芳术;梁恒;李圭白;周斌珍;纪洪杰;田家宇;周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1/52;C02F1/44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毕志铭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澄清 超滤 一体 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集澄清、气浮和超滤于一体的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许多饮用水水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饮用水源水出现一些极端的水质现象,一个水质周期年内水质变化的幅度日益增大。比如北方地区的湖波、水库等缓流水体,通常会受有机微污染影响,出现季节性藻类爆发;而在冬季却出现低温低浊的水质现象。不同的水质的原水,需要采用多个不同的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才能保证出水水质和工艺运行的高效性。然而,水处理构筑物往往是大量的基建投资,绝大多数水厂无法同时配备适应各种水质的水处理构筑物,因此许多水厂在极端水质期往往出现水质恶化的现象。现有的水处理装置功能单一,一般需要多个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存在处理流程长、运行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水处理装置存在处理流程长、运行成本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集澄清、气浮和超滤于一体的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集澄清、气浮和超滤于一体的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超滤膜组件、转子抽吸泵、吸真空泵、产水阀、曝气管、产水管、进气管、进水阀、多个涡轮搅拌器、多个进水气动阀、多个进水管和多个放空管,所述池体内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分离区,所述池体的中部为混凝区,进水管和放空管分别与混凝区底部的池体连通,每个进水管上设置有一个进水气动阀,所述产水管与超滤膜组件连通,所述产水管上依次设有吸真空泵、进水阀和产水阀,所述进气管与产水管连通,所述转子抽吸泵与曝气管连通;所述超滤膜组件对称设置在池体的两个分离区内,所述超滤膜组件的下方和混凝区的底部均设置有曝气管,所述多个涡轮搅拌器前后均布设置在混凝区内;所述涡轮搅拌器用于实现机械澄清,所述曝气管用于实现对池体进行曝气,所述超滤膜组件用于超滤。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的水处理装置集澄清、气浮和超滤功能于一体,可以实现混凝超滤工艺、混凝沉淀超滤工艺、混凝气浮超滤工艺、混凝生物预处理超滤工艺以及混凝生物预处理气浮超滤工艺等短流程处理工艺;
二、本发明的水处理装置集澄清、气浮和超滤功能于一体,运行成本低;
三、本发明的水处理装置能够实现混凝沉淀、气浮生物预处理、污泥回流、表面扫洗、错流超滤以及超滤膜气水反洗等功能;
四、本发明的水处理装置可以用于处理具有微污染、高藻、低温低浊、高有机污染等特征水源的饮用水处理,也可以用于污水深度处理和再生利用,应用范围广;
五、本发明的水处理装置可以高效的处理各种水质特征的原水,能有效的降低进入膜表面的污染负荷,有利于缓解膜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水处理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水处理装置的管路分布主视示意图;图5是图4的左视示意图;图6是图4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集澄清、气浮和超滤于一体的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1、超滤膜组件2、转子抽吸泵3、吸真空泵4、产水阀7、曝气管10、产水管11、进气管12、进水阀13、多个涡轮搅拌器5、多个进水气动阀6、多个进水管8和多个放空管9,所述池体1内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分离区1-2,所述池体1的中部为混凝区1-1,进水管8和放空管9分别与混凝区1-1底部的池体1连通,每个进水管8上设置有一个进水气动阀6,所述产水管11与超滤膜组件2连通,所述产水管11上依次设有吸真空泵4、进水阀13和产水阀7,所述进气管12与产水管11连通,所述转子抽吸泵3与曝气管10连通;所述超滤膜组件2对称设置在池体1的两个分离区1-2内,所述超滤膜组件2的下方和混凝区1-1的底部均设置有曝气管10,所述多个涡轮搅拌器5前后均布设置在混凝区1-1内;所述涡轮搅拌器5用于实现机械澄清,所述曝气管10用于实现对池体1进行曝气,所述超滤膜组件2用于超滤。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两个V型排水槽14,V型排水槽14的横截面呈V型,所述两个V型排水槽14对称设置在池体1的两侧壁上,且均与超滤膜组件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如此设置,V型排水槽14可以收集和排出反洗时表面的废水。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维护液管15,所述维护液管15设置在产水管11上,且位于进气管12和吸真空泵4之间。如此设置,便于进行膜系统的维护性清洗。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03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