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透皮能力和白细胞介素-10活性的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90087.2 | 申请日: | 201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2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肖卫华;郭雨刚;温龙平;张力;康文瑶;满娜;李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07K1/22;C07K1/16;C12N15/62;C12N15/63;C12N5/10;C12N1/15;C12N1/19;C12N1/21;C12P21/02;A61K48/00;A61K38/20;A61K47/48;A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 地址: |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能力 白细胞 10 活性 融合 蛋白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 ||
1.一种融合蛋白,是在人白细胞介素10蛋白的羧基末端连接如下任一所述蛋白,且在氨基末端连接转运肽形成的融合蛋白:
1)人IgG Fc-γ1或其突变蛋白;
2)人IgG Fc-γ2或其突变蛋白;
所述人白细胞介素10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2自氨基末端第12-171位的氨基酸序列;
所述转运肽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2自氨基末端第1-11位的氨基酸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为如下1)或2)的蛋白:
1)序列表中的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
2)将序列2的氨基酸序列经过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或添加且具有透皮能力和人白细胞介素10活性的由1)衍生的蛋白。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融合蛋白的编码基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融合蛋白的编码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的编码基因是下述1)-4)中任一所述基因:
1)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DNA分子;
2)序列表中序列1自5’末端第256-1464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3)与1)或2)限定的DNA分子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具有透皮能力和人白细胞介素-10活性蛋白所示的DNA分子;
4)在严格条件下与1)或2)限定的DNA分子杂交的且编码具有透皮能力和人白细胞介素-10活性蛋白所示的DNA分子。
5.含有权利要求3或4所述融合蛋白的编码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基因细胞系、表达盒或重组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组表达载体为将权利要求3或4所述融合蛋白的编码基因插入如下任一出发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得到的载体:pPIC9K、pPIC9、pPIC3、pPICZα、pHIL-D1、pA0804、pA0815或pPSC3K。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菌为将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宿主菌得到的重组菌,所述宿主菌优选为毕氏酵母,所述毕氏酵母尤其优选为GS115、KM71或SMD1168。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融合蛋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诱导培养权利要求5或7所述重组菌,离心收集上清液;
2)纯化步骤1)获得的上清液,得到融合蛋白;
在步骤1)中,所述诱导培养的温度为30℃,所述诱导所用的培养基为添加有甲醇的培养基,所述甲醇在所述诱导所用的培养基中的浓度为0.5%(体积百分含量),所述诱导方式为:每隔24h补加甲醇至终浓度为0.5%(体积百分含量);
在步骤2)中,所述纯化的方式为:依次进行亲和层析和分子筛层析,所述亲和层析的层析柱优选为Mabselect,所述分子筛层析的层析柱优选为S200HR预装柱;
所述亲和层析的洗脱液为浓度为50mM、pH为3.5的醋酸钠水溶液;
所述分子筛层析的洗脱液由17.55g氯化钠和1000ml浓度为20mM、pH为8.0的Tris·HCl缓冲液组成。
9.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融合蛋白在制备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或权利要求3或4所述融合蛋白的编码基因在制备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或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融合蛋白在制备抑制IFN-γ产生的抑制剂中的应用;或权利要求3或4所述融合蛋白的编码基因在制备抑制IFN-γ产生的抑制剂中的应用;
所述自身免疫性疾病优选为银屑病。
10.一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其活性成分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融合蛋白、权利要求3或4所述融合蛋白的编码基因或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
一种抑制IFN-γ产生的抑制剂,其活性成分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融合蛋白、权利要求3或4所述融合蛋白的编码基因或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00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吸水抹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