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冷压气机蜗壳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9943.2 | 申请日: | 201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3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程江华;胡力峰;张俊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D25/14 | 分类号: | F01D25/14;F02B39/00;F02C6/12;F02B29/04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锁 |
地址: | 037036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压气 机蜗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涡轮增压器的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水冷压气机蜗壳。
背景技术
发动机增压的作用在于提高发动机的充气密度,但随着增压比增加,压气机出口的空气温度也随之升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充气密度的提高,因此增压比较高时往往需要进气中冷。经验表明,在给定的增压压力下,增压空气温度每下降10℃,它的密度约增大3%,当空气燃油消耗率都保持不变时,柴油机的功率也能提高3%。随着发动机功率密度的提高,这种效果会更明显。为了增加冷却的效果需要增加中冷器的体积,但是体积过大的中冷器对车用发动机来说是不能允许的,甚至有些车用发动机由于空间的限制,无法安装中冷器。常规增压器压气机蜗壳的主要作用是收集被压缩的新鲜空气,然后输送至中冷器或者发动机的进气管。对于中冷发动机来说,中冷压力完全由中冷器来承担;对于非中冷发动机来说,压缩新鲜空气直接进入发动机气缸,造成功率输出不理想以及热负荷和排气温度的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降低中冷器承担的中冷压力,提升了发动机功率,能有效改善了热负荷和排气温度的水冷压气机蜗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冷压气机蜗壳,它包括蜗壳,蜗壳上设置有气流通道、气流进口、气流出口、冷却水道进出水口,气流通道的外围设置有冷却水道、散热板,冷却水道位于蜗壳的出气口扩压段a处,冷却水道沿气流通道80°~360°的范围内设置有水腔,散热板位于蜗壳的出气口扩压段a处,沿气流通道90°~360°的范围内设置,气流进口设置气流出口的上方,冷却水道进出水口与冷却水道连通,蜗壳上设置有两个以上与冷却水道相通的铸件排砂工艺孔,铸件排砂工艺孔的孔径为15~80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在常规压气机蜗壳的外部增加了冷却水道和散热板,通过发动机循环水来吸收压缩新鲜空气传递的热量,降低压缩空气的温度。其结构简单,对于中冷发动机来说降低中冷器承担的中冷压力,对于非中冷发动机来说有益于发动机功率提升以及热负荷和排气温度的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水冷压气机蜗壳,它包括蜗壳1,如图1、2所示,蜗壳1上设置有气流通道2、气流进口5、气流出口6、冷却水道进出水口7,气流通道2的外围设置有冷却水道3、散热板4,冷却水道3位于蜗壳1的出气口扩压段a处,冷却水道3沿气流通道1的80°~360°的范围内设置有水腔,散热板4位于蜗壳1的出气口扩压段处,沿气流通道1的90°~360°的范围内设置,气流进口5设置气流出口6的上方,冷却水道进出水口7与冷却水道3连通,蜗壳1上设置有4个与冷却水道3相通的铸件排砂工艺孔8,铸件排砂工艺孔8的孔径为25mm。
新鲜空气通过气流进口5进入压气机蜗壳1,气流在蜗壳1内经过叶轮做功压缩后温度升高,热量通过气流通道2的外壁和散热板4向外传递。发动机循环冷却水由进出水口7进入和流出冷却水道3,吸收气流通道2的外壁和散热板4向外传递的热量,降低压缩空气的温度。温度降低的压缩空气通过气流出口6输至发动机进气管或中冷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七○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99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柑橘纤维肉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以泥鳅为主料的功能食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