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车身控制模块外壳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89918.4 | 申请日: | 201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3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5/03;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 地址: | 20161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身 控制 模块 外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汽车电子设备的安装结构,特别是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外壳结构。
背景技术
车身控制模块(Body Control Module,简称BCM)广泛用于汽车车身的智能化控制。
车身控制模块在汽车内部的固定方式经常采用外壳与车身通过螺栓连接。对于以下两种情况:
对于同款车型的不同市场,由于左、右手控制或者自动、手动档不同引起的车身控制模块(电路系统)外形变化不大,车身控制系统在车内放置及固定位置发生改变。
对于不同款车型,由于汽车内部结构的不同,尽管车身控制模块(电路系统)外形变化不大,虽然已有的BCM能够放置在车内,但由于与车身的固定位置不同,也很难实现使用同样的外壳。
这时,由于车身支架与众多零部件配合的复杂性,固定车身控制系统的位置不能灵活改动,而往往需要通过对车身控制系统的外壳进行重新设计、并进行模具开发来配合变化的车身的固定位置。也使得这种重新开发存在以下弊端:
不同BCM外壳的设计需要设置更多的人力资源,新模具的制作需要投入更多金钱,直接导致该款汽车开发成本的增加;
不同BCM外壳的设计研发及制造生产周期延长了该款汽车上市的时间,最终导致客户不满意。
另外,对于传统的BCM结构设计,同时也存在以下其它方面的不足:
电路板与BCM外壳的连接需要螺钉固定,增加了成本;
没有排水结构设计,降低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
上下盖通过螺钉连结连接,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由于整个壳体为板壳结构,结构强度不高,降低了电子元件使用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外壳结构,所述的这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外壳结构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身控制模块外壳不能适应安装位置改变、需要螺钉固定、没有排水结构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这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外壳结构由注塑件构成,其中,所述的注塑件由一个上盖和一个下盖构成,所述的上盖外侧的中下部中设置有两条第一安装导向槽和一个第一定位扣,所述的第一定位扣由第一弹性臂构成,所述的第一弹性臂与上盖平面呈大于0度的夹角,第一弹性臂的一个端部高出上盖,上盖的下侧边缘中设置有带有弹性结构的凸台,所述的两条第一安装导向槽间隔平行并均垂直于上盖的下侧边,上盖外侧的中下部中设置有两条支架限位槽,所述的两条支架限位槽均平行于上盖的下侧边,上盖在第一安装导向槽、支架限位槽和凸台围成的区域中平行设置有4条第一装配辅助筋,任意一条所述的第一装配辅助筋均垂直于上盖的下侧边,两条支架限位槽之间的上盖中凸出设置有两个防转动筋,上盖外侧的右侧部中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导向槽和一个第二定位扣,所述的第二定位扣由第二弹性臂构成,所述的第二弹性臂与上盖平面呈大于0度的夹角,第二弹性臂的一个端部高出上盖,所述的两条第二安装导向槽间隔平行并均垂直于上盖的右侧边,上盖外侧的右侧部中设置有两个支架限位卡扣,上盖在第二安装导向槽、支架限位卡扣和上盖右侧边围成的区域中平行设置有4条第二装配辅助筋,任意一条所述的第二装配辅助筋均垂直于上盖的右侧边,上盖在第二安装导向槽、支架限位卡扣和上盖右侧边围成的区域外分散设置有4个第二防转动筋,上盖的边缘设置有下盖连接弹性卡扣和扣位,上盖的内侧设置有电路板支撑柱和电路板定位筋,上盖的外侧中设置有外部加强筋,上盖的内侧中设置有内部加强筋,上盖中设置有排水孔,上盖内侧中设置有一个凸块,凸块中设置有车内线束固定圆孔,上盖上侧边的左部设置有两个支架连接卡扣,两个支架连接卡扣之间设置有一个定位扣,所述的下盖的下侧边的左侧部设置有两个连接扣,所述的两个连接扣之间的下盖内侧面的下侧边上设置有一个第三定位扣,所述的第三定位扣由第三弹性臂构成,下盖的上侧边和右侧边中分别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电路连接器缺口,下盖内侧面的四边分别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上盖连接弹性卡扣和扣位,上盖和下盖通过所述的上盖连接弹性卡扣和扣位连接,下盖内侧面中设置有压紧电路板筋,下盖的下侧边和左侧边中各自设置有一个凸块,任意一个所述的凸块中均设置有一个圆孔,下盖内侧面中呈网格状设置有内部加强筋,下盖的右侧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凸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延锋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99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可调控红外发生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喷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