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硫化氢腐蚀石油钻杆用钢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89696.6 | 申请日: | 201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9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殷光虹;于杰;赵鹏;郭金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28 | 分类号: | C22C38/28;C22C33/04;C21D8/00;E21B17/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郑立柱;金惠淑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硫化氢 腐蚀 石油 钻杆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硫化氢腐蚀用石油钻杆用钢,特别是涉及屈服强度达120ksi(827MPa)以上的抗硫化氢腐蚀石油钻杆管体用钢及其制造方法。采用本发明的钢种和生产工艺,可以生产出屈服强度达120ksi(827MPa)以上钢级的高强度抗硫化氢腐蚀石油钻杆。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生产抗硫钻杆的主要工艺过程是:将热轧无缝钢管两端按所需尺寸加厚,然后进行整体调质热处理,制成合格的钻杆管体。将热处理过的工具接头与钻杆管体经摩擦对焊连接后,再进行焊逢热处理,最后经适当机械加工制成石油钻杆。
目前世界各国能够生产的抗硫钻杆最高钢级为105ksi(最小屈服强度大于724MPa),与之配套的工具接头钢级为110ksi(最小屈服强度大于758MPa),还没有能够生产出屈服强度为120ksi钢级(最小屈服强度大于827MPa)的抗硫钻杆。
生产屈服强度在120ksi以上钢级抗硫钻杆存在如下主要技术问题是:就抗硫钻杆管体钢种而言,对于适合水淬热处理的钢种,为达到120ksi以上钢级的性能和使用要求,主要是要保证足够的强度和抗硫性能。C、Mn、Cr、B是提高材料淬硬性的主要元素,可以有效的提高钢的淬硬性。同时,为了提高材料的韧性,在C、Mn、Cr、Mo钢中复合加入Nb、V、Ti等能提高强韧性的微合金元素。通过以上元素的合理搭配和热处理,基本上可以得到所要求的材料强度。但是如何在高强度的条件下得到满足要求的高抗硫性能,目前还没有很好解决。这是因为随着材料强度的提高,材料中的内应力增大,材料的硫化物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加,抗硫性能有所降低。
就抗硫钻杆的工具接头钢种而言,如果采用与管体相同钢级的成分设计,由于接头的壁厚比管体厚的多,因此热处理淬火后的马氏体量比管体要少,接头的抗硫性能会有较大的降低,基本不能通过最低要求的抗硫性能试验评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适合制造120ksi以上钢级抗硫钻杆管体材料的钢种成分和制造工艺,重点是在加入必须的合金元素,保证抗硫钻杆强度的同时,通过冶炼工艺,降低非金属夹杂物含量,保证钻杆管体在高强度条件下具有优异的抗硫性能。同时配以具有很好抗硫性能的110ksi钢级工具接头,经摩擦对焊和焊后热处理制成高强度抗硫钻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钻杆管体采用以下成分的无缝钢管(重量百分比):C:0.20~0.35%,Si:0.1~0.5%,Mn:0.3~1.5%,Cr:0.5~1.5%,Mo:1.0~2.5%,V:0~0.25%,Ti:0~0.05%,Nb:0.01~0.05%,Ca:0.008~0.02%,P≤0.015%,S≤0.005%,O:≤30ppm,N:≤60ppm,Al:0.01~0.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为保证钻杆管体材料具有更好的抗硫性能,优选地,C:0.25~0.30%;Si:0.1~0.3%;Mn:0.3~0.8%;Cr:0.5~1.0%;Mo:1.2~2.0%;V:0~0.15%;Ti:0~0.03%;Nb:0.01~0.035%;Ca:0.015~0.02%;P≤0.010%;S≤0.001%;O:≤25ppm;N:≤50ppm;Al:0.01~0.04%。
本发明的上述无缝钢管的制造包括:采用电炉冶炼,熔炼后采用LF+VD双真空处理。LF处理重点要造好精炼渣,以保证LF精炼终了的[N]≤30ppm、[O]≤10ppm。VD真空处理后的镇静时间为5~15分钟,优选的镇静时间为10~15分钟。采用喂Si-Ca丝方式进行Ca处理,喂丝处理结束后严禁添加任何合金。冶炼后钢水连铸拉速控制在1.8~2.5m/min之间,优选拉速在2m/min左右。通过以上工艺,保证成品管材中的A类(硫化物)夹杂≤0.5级,B类(氧化物)夹杂≤1.0级,且A、B、C、D四类夹杂之和≤2级,同时Ca/S≥2。
下面分别介绍各个合金元素的作用:
C:0.20~0.35%,C为碳化物形成元素,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太低时效果不明显,太高时会大大降低钢的韧性,并有可能产生淬火裂纹。优选为0.25~0.30%。
Mn:0.3~1.5%,Mn为奥氏体形成元素,通过稳定奥氏体组织,推迟高温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向铁素体和贝氏体的转变,从而得到更多的淬火马氏体,提高钢的淬透性。Mn含量小于0.3%时提高淬透性的作用不明显,若Mn含量过高,则会增组织偏析,影响抗硫性能。优选为0.3~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96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面料
- 下一篇:一种热处理强化的高强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