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循环渗漉提取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9512.6 | 申请日: | 201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1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马德平;尚寿鹏;孙裕;庄起明;杨玉华;强百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00 | 分类号: | A61K36/00;A61K36/8945;A61K36/804;A61K36/8964;A61K36/232;A61K36/538;A61K36/9068;A61K36/752;A61K33/26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田玉兰 |
地址: | 730046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循环 提取 中药材 有效成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渗漉提取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快速循环渗漉提取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药典规定的中药材提取方法主要有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等。渗漉法是中药制药普遍使用的一种提取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方法,是将适度粉碎的药材置渗漉罐中,由上部不断添加溶剂,溶剂渗过药材层向下流动过程中浸出药材成分的方法。渗漉属于动态浸出方法,溶剂利用率高,有效成分浸出完全,可直接收集浸出液,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也可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提取。但对新鲜的及易膨胀的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不宜选用。现行中国药典规定的渗漉法中以乙醇作为溶剂,以1.5倍药材量的乙醇浸渍24~36小时,以1~3ml/min.kg流速流出渗漉液,始终保持液面高于药材层3~5cm缓加乙醇,收取6倍药材量的乙醇溶液为渗漉液,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备用。一般来说温度、药材颗粒度、浓度差、渗漉压力和渗漉相对流动速度等与渗漉效率有关。现有渗漉技术由于浸渍、渗漉时间长,一般需要6~7天,造成生产效率较低及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缩短提取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且所得渗漉液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的快速循环渗漉提取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快速循环渗漉提取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方法,针对中成药制法中涉及渗漉提取的品种,按国家标准中各品种项下的相关规定,取需渗漉的药材置于渗漉罐中,加入药材质量5~8倍量处方规定浓度的乙醇浸渍1~3小时,以60~90ml/min.kg的流速流出渗漉液,再将渗漉液以相同流速泵回渗漉罐内,持续循环3~6小时;上述浸渍与渗漉过程重复2~4次,最后收集渗漉液,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备用。
本发明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为:取需渗漉的药材置于渗漉罐中,加入药材质量6~7倍量处方规定浓度的乙醇浸渍1~2小时,以70~80ml/min.kg的流速流出渗漉液,再将渗漉液以相同流速泵回渗漉罐内,持续循环4~5小时;上述浸渍与渗漉过程重复2~3次,最后收集渗漉液,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备用。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快速循环渗漉提取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方法,通过减少浸渍时间,增大流速,而使渗漉罐中产生负压以及提高固液相对流速,建立较好的浓度差,使得渗漉过程更完全,提取效率更高;并保持循环提取时间以及次数,使渗漉提取更加完全。现行药典规定的渗漉提取方法需要6~7天的时间,本发明所需时间仅为2~3天,缩短了工时,避免了长时间的渗漉过程带来的人力以及能源的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能够保证药品的品质满足标准规定的要求。本发明适用于目前国内的大宗中成药的渗漉提取,尤其适用于粒度较大的药材渗漉提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对于原药材的前处理、配料、制粉等环节严格按照《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局颁标准》等国家标准规定的生产工艺规范执行。通过以下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对发明范围没有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所做出的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都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通过本发明在杞菊地黄丸(浓缩丸)中的具体试验及数据,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原料量:枸杞子40g 菊花40g 熟地黄160g 山药80g 牡丹皮60g山茱萸(制)80g 茯苓60g 泽泻60g
制法:以上八味,泽泻、茯苓粉碎成细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20℃)的清膏;熟地黄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20℃)的清膏;取枸杞子、山茱萸53.3g、牡丹皮33.5g及菊花运用本发明提供的快速循环渗漉法提取有效成分,收集漉液,合并两种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20℃)的清膏;将山药、剩余的牡丹皮和山茱萸粉碎成细粉,与上述各清膏混匀,制成浓缩丸,干燥,打光,即得。
上述制备工艺中,枸杞子以45%乙醇作溶剂,剩余的山茱萸与牡丹皮及菊花以70%乙醇作溶剂,利用本发明快速循环渗漉提取有效成分的步骤,在本发明技术方案控制的工艺参数范围内进行:
<1>5倍量乙醇浸渍2小时,以80ml/min·kg流速快速流出渗漉液,再将渗漉液通过液泵泵回渗漉罐中,持续循环4小时。浸渍与渗漉过程重复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9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结矿的制造方法及烧结机
- 下一篇:面发光单元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