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依普利酮中间体的脱羟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9121.4 | 申请日: | 201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7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润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阳环宇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J21/00 | 分类号: | C07J21/00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大正专利事务所 43103 | 代理人: | 龚正初 |
地址: | 4143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依普利酮 中间体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依普利酮中间体的脱羟工艺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依普利酮中间体5β-氰基-11α,17β-二羟基-3,5'-氧代-4,7-亚甲基-21-羧酸-17α孕甾-γ-内酯的脱羟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依普利酮(式Ⅲ化合物)是一种新型选择性醛固酮受体阻滞剂,与雄激素和黄体酮受体相互作用极小,半衰期较长,每日口服 1 次就可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减轻心、脑和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而且其副作用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耐受良好。依普利酮对于高血压患者控制高血压、预防与靶器官损害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依普利酮首见于EP122232报道,但合成技术都用料高昂、收率极低,直接阻碍了规模化生产。法玛西亚公司公开专利WO 98/25948提供了一种方法,以坎利酮为起始原料,经过发酵、氰化、水解、酯化、上磺、脱磺、环氧得到最终产品。其中上磺反应为决定最终成品质量和收率最关键一步,WO 98/25948中所提供的方法脱羟物HPLC只有76%、且呈油状难以分离,其中Δ11(12)达到10%~16%,通过柱层析才能分离提纯,给规模化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WO 98/25948中提供的另外一条路线虽然避免11a-羟基消除所带来的分离提纯困难,但经我们研究发现,当11a-羟基不存在时,氰化反应收率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工艺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以依普利酮中间体式Ⅰ化合物5β-氰基-11α,17β-二羟基-3,5'-氧代-4,7-亚甲基-21-羧酸-17α孕甾-γ-内酯为底物,用酸性脱羟剂对11a-羟基进行消除。能同时避免上面两条路线的缺陷。大大提供工艺收率和可操作性。
本发明包括如下内容:
将依普利酮中间体式Ⅰ化合物5β-氰基-11α,17β-二羟基-3,5'-氧代-4,7-亚甲基-21-羧酸-17α孕甾-γ-内酯于溶剂中与酸性脱羟剂在-60~30℃温度下反应,反应完成后,冰水析出,用碱溶液调节至中性,冷冻,静置,过滤,干燥,得式Ⅱ化合物5β-氰基-9(11)-烯-17β-羟基-3,5'-氧代-4,7-亚甲基-21-羧酸-17α孕甾-γ-内酯。
所述的溶剂为四氢呋喃、DMF、吡啶、1,4-二氧六环或它们的混合。
所述的溶剂与式Ⅰ化合物重量比为5~10:1。
所述的酸性脱羟剂为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三氯氧磷、氯化亚砜。
所述的酸性脱羟剂与式Ⅰ化合物重量比为0.5~2:1。
所述的冰水与式Ⅰ化合物重量比为20~80:1。
所述的碱溶液为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钠的水溶液。
所述的碱溶液的重量浓度为10%~40%。
所述的冷冻温度为-10~20℃。
本发明选用了合适的溶剂、反应条件、酸性脱羟剂,能以较高的收率得到较高纯度的式Ⅱ化合物,且反应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20g 依普利酮中间体式Ⅰ化合物5β-氰基-11α,17β-二羟基-3,5'-氧代-4,7-亚甲基-21-羧酸-17α孕甾-γ-内酯,溶于100g四氢呋喃,搅拌降温至-60℃,加入20g五氯化磷,保温反应3小时。TLC检测反应至终点,水析至1L冰水中,缓慢加入10%氢氧化钠,调节至中性,降温至0℃,静置,过滤,滤饼干燥,得5β-氰基-9(11)-烯-17β-羟基-3,5'-氧代-4,7-亚甲基-21-羧酸-17α孕甾-γ-内酯19g,液相纯度95.4%。
实施例2
取20g 依普利酮中间体式Ⅰ化合物5β-氰基-11α,17β-二羟基-3,5'-氧代-4,7-亚甲基-21-羧酸-17α孕甾-γ-内酯,溶于110g四氢呋喃,搅拌降温至-60℃,加入25g三氯化磷,保温反应4小时。TLC检测反应至终点,水析至1L冰水中,缓慢加入10%氢氧化钠,调节至中性,降温至0℃,静置,过滤,滤饼干燥,得5β-氰基-9(11)-烯-17β-羟基-3,5'-氧代-4,7-亚甲基-21-羧酸-17α孕甾-γ-内酯18.5g,液相纯度94.2%。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阳环宇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岳阳环宇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91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