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线紧线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8604.2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2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军联;徐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峰翔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4 | 分类号: | H02G1/04;H02G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线紧线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铝线紧线器涉及的是导线架线施工具,应用于间隙型导线的架线施工。
背景技术
因为间隙型导线的特殊结构及导线的低弧垂特性,在架线施工时,若用普通施工工具紧线,则会对导线层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鉴于以上原因,需要对导线不造成损伤的铝线紧线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铝线紧线器,是针对间隙型导线的特殊结构及导线的低弧垂特性设计,在架线施工时,可以有效的卡持导线且对导线铝层不造成伤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铝线紧线器包括主体、手把和内锥套,主体具有两半圆形简体,通过铰链铰接成一体,主体两端设置有凸台,用于增强主体强度,在主体后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凸柱,装有螺杆,用于安装手把,主体设置有内锥孔,内锥孔锥度α为2-4°,主体采用合金钢铸造而成。内锥套由两个半圆形锥套组成,内锥套中部具有内孔,用于穿插、卡持导线,内锥套外部设置有外锥面,外锥面与主体设置的内锥孔相配合,内锥套的外锥面锥度α为2-4°。
所述内锥套一端设置有定位凸台;内锥套的内孔材质硬度低,采用抛丸工艺加工,打毛内孔,以增加内内孔摩擦力,便于卡持导线。锥套的外锥面采用镀铬处理,手把套装在主体后部的螺杆上,通过螺母固定。
所述手把设置有2个,手把2具有拉杆、拉环,拉杆前端设有安装孔,套装在主体后部的螺杆上,通过螺母固定,2个手把的拉环组合在一起。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铝线紧线器使用时,将主体安装到导线上,再将内锥套沿主体的内壁安装到主体中,然后拽拖手把,随着拉力的增加内锥套始终不与导线发生滑移,内锥套将逐步滑进主体中。拽拖手把的拉环将铝线拉紧,便于间隙型导线的架线施工。
铝线紧线器是针对间隙型导线的特殊结构及导线的低弧垂特性设计,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是一种间隙型导线卡线、紧线器,有一副随牵引方向拉力增加而逐渐卡紧导线的内锥套,在架线施工时,可以有效的卡持导线,拉紧导线,且对导线铝层不造成伤害。铝线紧线器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导线架线施工工具,特别适用于间隙型导线的架线施工。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铝线紧线器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铝线紧线器的主体结构1示意图。
图3是铝线紧线器的主体结构2示意图。
图4是铝线紧线器的内锥套结构示意图。
图5是铝线紧线器的手把主视图。
图6是铝线紧线器的手把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6,铝线紧线器包括主体1、手把2和内锥套3,主体1具有两半圆形简体,两半圆形简体两侧分别设置有铰链4、通过铰链4、铰链插销5铰接成一体,主体1两端设置有凸台9,用于增强主体1强度,在主体1后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凸柱6,装有螺杆10,用于安装手把7,主体1设置有内锥孔13,内锥孔锥度α为2-4°。
主体1采用合金钢铸造而成。内锥套3由两个半圆形锥套组成,内锥套3中部具有内孔14,用于穿插、卡持导线8,内锥套3外部设置有外锥面15,外锥面15与主体1设置的内锥孔13相配合。
进一步地,内锥套3的外锥面15锥度α为2-4°。
所述内锥套3一端设置有定位凸台16;内锥套3的内孔材质硬度低,采用抛丸工艺加工,打毛内孔,以增加内内孔摩擦力,便于卡持导线8,锥套3的外锥面15采用镀铬处理。
进一步地,手把2套装在主体1后部的螺杆10上,通过螺母固定。
所述手把2设置有2个,手把2具有拉杆11、拉环12,拉杆11前端设有安装孔17,套装在主体1后部的螺杆上,通过螺母固定,2个手把2的拉环12组合在一起。
使用时,将主体安装到导线上,再将内锥套沿主体的内壁安装到主体中,然后拽拖手把,随着拉力的增加内锥套始终不与导线发生滑移,内锥套将逐步滑进主体中。拽拖手把的拉环将铝线拉紧,便于间隙型导线的架线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峰翔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峰翔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8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