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VDC换流阀晶闸管级运行状况监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8417.4 | 申请日: | 2010-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4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郝长城;张娟;周亮;王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vdc 换流 晶闸管 运行状况 监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直流输电(HVDC)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HVDC换流阀晶闸管级运行状况的监视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压直流输电中,换流站极控系统、换流阀阀基电子设备及晶闸管级门极单元构成换流阀的整个二次监控系统。门极单元监控一级晶闸管,并实时上报阀基电子设备本晶闸管级的运行状态。阀基电子设备汇总所有门极单元信息,综合判断后上报极控系统。同时阀基电子设备接收极控系统命令向门极单元发送控制命令。
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门极单元及阀基电子设备上的针对换流阀晶闸管级的全套监控策略。这种策略规定了晶闸管级与阀基电子设备之间的全套通信规约、编码方式,提出了一种总线复用的读数据方式统计晶闸管级运行状态信息,并为防止门极单元的信息误报而采用的一种计时计数的故障信息判断策略。这种监视方法简明清晰,避免了由不必要的功能设计带来的隐藏故障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的HVDC换流阀晶闸管级运行状况的监视方法。
本发明设计了HVDC换流阀晶闸管级与阀基电子设备之间的全套通信规约、编码方式,提出了一种阀基电子设备对晶闸管级运行状态信息的统计方法,并为防止门极单元的信息误报而采用的一种故障信息判断策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是:
1、简洁的门极单元与阀基电子设备间的编码规约
2、可靠的门极回报信息的监测方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信号关系图。
图2示出了控制板和检测板之间的数据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晶闸管监视方法是:阀基电子设备接收极控系统的串行触发编码命令,解码后转为双单脉冲的触发编码发送给各个晶闸管级的门极单元。各个门极单元向对应的位于阀基电子设备上的检测板上报当前晶闸管的运行状态回报编码。阀基电子设备上每块检测板对应6个晶闸管级,检测板上微控制器依据触发使能信号开辟光通道回报检测窗口、FOP回报检测窗口、取能良好检测窗口,在对应检测窗口内出现的脉冲信号即判断晶闸管级出现此项回报。具体开窗方法是:
①以触发双脉冲的第1个脉冲上升沿为始端,以停止触发的单脉冲下降沿为末端,此窗口期间检测到的10uS单脉冲视为FOP动作信号。
②以停止触发单脉冲的下降沿为始端,延时几十微秒的窗口内检测TTM回报的光通道检测脉冲。
③以上两个窗口以外检测到的10uS的单脉冲为TTM取能足够的返回。
为避免门极单元的误报,阀基电子设备采用计时计数的方法判断回报,如累计6个周期内同一通道无回报,则认为该通道故障。主控板通过数据总线读取并汇总整个阀塔的晶闸管运行信息。信号关系见附图1。主控板采用总线复用的方式读取检测板的上报信息。检测系统将每3块检测板分为一组,每组检测板对应18个晶闸管级,并公用主控板的3位数据线。所有检测板公用主控板的5位地址线来作为通道选择的依据。地址线采用变位码一次选择每组检测板的1到18检测通道。这种方法使主控板在一个读数据周期内即可读入至少6个通道数据。这样大大缩短了数据更新的周期。
数据线的分配见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84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