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传递装置及模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8031.3 | 申请日: | 201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8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倪建原;黄嘉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2 | 分类号: | B29C45/02;B29C45/17;B29C45/2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小军;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传递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系统及其包含的模具传递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包含多个单色模具机的模具系统及其包含的模具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射出成型技术为目前塑料产品制程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射出成型的原理是将塑料料以定量、间歇的方式自进料漏斗送至加热管中加热使其融化后,通过活塞柱或推头向前推进并于经过喷嘴后射入模具的模穴中。当模穴充满融化塑料料后,模具的冷却系统将塑料料冷却成固体,其中模具待降低到适当温度后,即可开模具顶出塑料成品,然后合模具以继续下一个射出循环。
不同塑料料可具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其中塑料成品可通过将不同颜色的塑料料注入模具中,以形成包含不同颜色的塑料成品。具有不同颜色的塑料料较佳于通过不同喷嘴后射入模具的模穴中,因此塑料产品制程可根据成品颜色的需要使用单色、双色甚至多色的射出成型机。
制造厂在进行塑料产品制程时将根据成品颜色数目的需要采用具对应颜色数目的射出成型机。举例而言,制造厂将使用双色射出成型机来形成双色塑料成品及使用单色射出成型机来形成单色塑料成品。
然而,制造厂需要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多色塑料成品时,可能会产生现有多色射出成型机数量不足以致生产效率不高的情况。同时制造厂可能因单色塑料成品生产需求的不足而使许多现有单色射出成型机闲置不事生产。因此,如何在不同塑料成品的生产需求下对射出成型的产能进行最佳化,其为目前塑料射出成型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传递装置,用于结合多个注入不同塑料料的单色射出成型机以形成一个可进行多色射出成型的模具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系统,特别是一种可用于进行多色射出成型的模具系统,其中模具系统包含了多个可单独进行单色射出成型的单色模具机以及交换模具于所述多个单色模具机之间的模具交换系统。
本发明的模具传递装置用于多个单色模具机,其中模具机其中之一包含模具。模具传递装置包含底座、水平旋转部及第一挟持单元。底座位于多个模具机之间。水平旋转部连接于底座,水平旋转部具有一第一端,第一端可定位于多个模具机上方。第一挟持单元连接于水平旋转部的第一端以供挟持模具。第一挟持单元将于模具完成塑料料注入后挟持模具,其中水平旋转部将水平地旋转以将第一挟持单元移动至另一模具机。第一挟持单元之后将模具放置于另一模具机之上,以供另一模具机对模具注入不同的塑料料。
在另一实施例中,模具传递装置还包含第二挟持单元,连接水平旋转部的第二端。第一挟持单元及第二挟持单元同时自对应单色模具机提起完成塑料料注入的模具,之后水平旋转部将水平地旋转以将两挟持单元移动至另一模具机。第一挟持单元及第二挟持单元分别将放置于另一模具机上,以供另一模具机对模具注入不同的塑料料。
本发明的模具系统包含:多个模具机,包含一第一模具机及一第二模具机,其中该第一模具机包含一第一模具;以及一模具传递装置,包含:一底座,位于所述多个模具机之间;一水平旋转部,连接于该底座,该水平旋转部具有一第一端,该第一端可定位于所述多个模具机上方;以及多个挟持单元,包含一第一挟持单元,连接于该水平旋转部的该第一端以供挟持该第一模具;其中,该第一挟持单元挟持该第一模具机的该第一模具后,该水平旋转部将水平地旋转以将该第一挟持单元移动至该第二模具机的位置,以供该第一挟持单元将该第一模具放置在该第二模具机上。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F所示为本发明模具系统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A及图2B所示为本发明模具系统的另一实施例;
图3A及图3B所示为图1A至图1F所示模具系统的变化实施例示意图;
图4A及图4B所示为本发明模具系统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A及图5B所示为本发明模具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以及
图6A及图6B所示为本发明模具系统的另一实施例。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模具系统
200第一模具机
210第一转盘
220第一成型机
300第二模具机
310第二转盘
320第二成型机
400模具
410第一模具
420第二模具
430第三模具
440第四模具
500模具传递装置
510第一挟持单元
511挟持部
512旋转部
513第一升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80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交流LED球泡灯
- 下一篇:连续式密炼机用非啮合双混合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