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着色剂化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7869.0 | 申请日: | 201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0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薰;村井康亮;井上圭;广濑雅史;宫崎健;长尾亮佑;森乙女;河部美奈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B57/00 | 分类号: | C09B57/00;C09D1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着色 化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着色剂(色料,colorant)化合物。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高品红色着色能力的着色剂化合物,已知呫吨类着色剂化合物。呫吨类着色剂化合物的着色能力高的原因在于呫吨类着色剂化合物在可见区具有两个高吸收带(x-带和y-带),并且产生观察到两个吸收带的互补色的色调。在这样的呫吨类着色剂化合物中,作为具有非常良好的作为品红色的着色能力并且具有透明性的着色剂化合物,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C.I.酸性红289已公知。
但是,包括C.I.酸性红289的呫吨类着色剂化合物特别是在耐光性(light fastness)方面存在问题。作为改善这样的呫吨类着色剂化合物的耐光性的方法,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09-241553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8-094897中公开了使用着色剂化合物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着色剂化合物。
通式(1)
[通式(1)中,R1、R5、R6和R10各自独立地表示烷基;R3和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烷氧基和芳氧基中的一种;R2、R4、R7和R9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和由以下所示的通式(2)表示的酰氨基中的一种,并且R2、R4、R7和R9中的至少一个是以下所示的通式(2)表示的酰氨基;Z表示SO3H基、SO3M基和氨磺酰基中的一种,M表示铵离子和碱金属离子中的一种,和Z在芳环的至少一个氢原子的位置取代;和在R2、R3、R4、R7、R8和R9中的至少一个被离子基团取代的情况下n表示0-3的整数,和在R2、R3、R4、R7、R8和R9都没有被离子基团取代的情况下n表示1-3的整数。]
通式(2)
[通式(2)中,R11表示烷基、环烷基、芳基、芳烷基、烯基和杂环基中的一种;和‘*’表示与通式(1)中芳环的键合位置。]
本发明能够提供着色剂化合物,其具有类似于C.I.酸性红289的高品红色着色能力,并且具有高耐光性和高耐臭氧性。
由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说明,本发明进一步的特点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着色剂化合物(8)的1H NMR谱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着色剂化合物(11)的1H NMR谱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着色剂化合物(14)的1H NMR谱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着色剂化合物(15)的1H NMR谱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着色剂化合物(8)、(11)、(14)和(15)以及C.I.酸性红289和52在水中25℃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09-241553中公开的着色剂化合物具有不同于C.I.酸性红289的色相,并且显示出发蓝的颜色,因此难以提供良好的品红色。此外,该着色剂化合物在耐光性和耐臭氧性上也不足。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8-094897中公开的着色剂化合物显示出比C.I.酸性红289更发蓝的颜色,因此其用作蓝色的互补色是有利的,但其用作具有品红色色相的着色剂是困难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着色剂化合物,其具有类似于C.I.酸性红289的高品红色着色能力,并且具有高耐光性和高耐臭氧性。
以下通过示例性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人竭尽全力研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结果作为具有类似于C.I.酸性红289的高品红色着色能力并且具有高耐光性和高耐臭氧性的着色剂化合物,本发明人发现了由如下所示的通式(1)表示的着色剂化合物。
通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78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