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套轴式后变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7045.3 | 申请日: | 201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8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林昌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昌慧 |
主分类号: | B62M9/1248 | 分类号: | B62M9/124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轴式后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套轴式后变速器,其利用套件与活动轴和弹簧的结合,让弹簧在密闭的活动轴上受力作动或放松复归,因而驱动活动轴带动活动连杆,使啮合在扣链舵轮上的链条在飞轮齿盘上位移,其不同于传统外露弹簧的悬臂连杆弹簧式。
背景技术
随着骑乘自行车已由传统的代步,变成了运动竞赛,一般人也将骑乘自行车视为健身的运动方式,所以衍生了变速器系统,希望在面对不同的骑车环境下,能够骑地更轻松、更快速。而传统的变速器系统主要是利用拉动变速缆线而拉紧或放松变速器,通过悬臂式后变速器的连杆与弹簧,驱使活动连杆位移,使啮合在扣链舵轮上的链条在飞轮上位移,来使用不同的飞轮齿盘,当前大盘与后飞轮的齿数差距越少时,所需踩踏的力量就越小;反之就需较大的力量。
目前市场上,后变速器主要是使用悬臂连杆弹簧式,主要可分为正向与反向变速器,所谓正向是指,在变速器未作动时未被变速缆线拉动时,设有扣链舵轮的活动连杆位置,是在飞轮最小齿盘尺数最少位置,而当变速器作动卷拉变速缆线时,随着变速档次的进档,扣链舵轮的活动连杆位置依序向飞轮中大的齿盘方向移动,而此时固定在连杆的弹簧也会随着进档到越大的飞轮尺盘,而逐渐被拉紧此时踩踏所需力量随着变小,因为大盘与后飞轮的齿数差距越少了。而若变速器作动退速时放松变速缆线,此时弹簧逐渐回复到原本状态未受力,通过其复归的弹力,随着退档的档次,逐渐使扣链舵轮的活动连杆位置来到较小的飞轮尺盘此时踩踏所需力量随着变大,有鉴于此,因此市场上有人发明了反向式后变速器,其动作原理与正向式刚好相反,即当变速器作动卷拉变速缆线时,随着变速档次的进档,扣链舵轮的活动连杆位置依序向飞轮中较小的齿盘方向移动,反之若放松变速缆线,借着连杆上弹簧的复归弹力即可让扣链舵轮的活动连杆位置依序向飞轮中较大的齿盘方向移动,故在需爬坡的时候可以较省力,而不论是正向或反向悬臂连杆弹簧式的后变速器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弹簧与连杆在作动时均外露,在变速的过程中容易沾染泥沙,甚至夹附杂草等,不仅不易清理,且容易造成变速系统失灵,且容易脱链,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特研发出本发明,希望此一革命性的发明能够取代现有的后变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轴式后变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速器的弹簧和连杆在作动时外露,使得在变速过程中容易沾染泥沙或杂草等,从而具有不易清理以及容易造成变速系统失灵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解决方案是:
一种套轴式后变速器,其中,至少包括一套件、一活动轴、一转子、一拉伸弹簧、一活动连杆及扣链舵轮,套件内设有活动轴,活动轴内设有转子,转子内设有与活动连杆连接的拉伸弹簧。
进一步,该转子呈中空并供穿设弹簧在其中。
进一步,该转子其上设有螺旋状沟槽,该螺旋状沟槽供培林在其上限位活动。
进一步,该活动连杆设有两个扣链舵轮。
进一步,该活动连杆设有一供与活动轴以螺丝相连接的孔洞。
本发明的第二解决方案是:
一种套轴式后变速器,其中,至少包括一套件、一活动轴、一转子、一压缩弹簧、一活动连杆及扣链舵轮,该套件内设有活动轴,该活动轴内设有转子,该转子内设有与活动连杆连接的压缩弹簧。
本发明的第三解决方案是:
一种套轴式后变速器,其中,至少包括一套件、一活动轴、一弹簧、一活动连杆及变速惰轮,该套件内设有活动轴,该活动轴内设有固定弹簧并与活动连杆连接。
进一步,该套件的后端设有可限制活动轴在该套件中位移的盖体。
进一步,该活动轴表面设有数个用于容置螺丝和培林的沟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变速器在作动时,变速缆线拉紧,该活动轴可通过设在其内的转子转动,并通过弹簧的力量使其在套件中活动轴突伸于套件,驱使活动连杆位移,使啮合在扣链舵轮上的链条在飞轮上较大的齿盘位移,反之若将变速缆线放松随着活动轴内弹簧的复归弹力可使啮合在扣链舵轮上的链条往飞轮上较小的齿盘位移,达成进速或退速的变速作用。由于本发明形成的为套轴式变速器,从而能避免沾染泥沙和杂草,从而具有能确保整个变速器正常运行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向式后变速器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向式后变速器较佳之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正向式后变速器左侧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正向式后变速器后侧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正向式后变速器右视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昌慧,未经林昌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70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模具的冷却系统以及铸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液体调配控流闭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