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照明扶手内支架焊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6570.3 | 申请日: | 201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7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胡栋;陈禄文;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四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6 | 分类号: | B23K9/16;B23K9/2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照明 扶手 支架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不锈钢管焊接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焊接不锈钢管内壁支架的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LED照明技术的迅速发展,LED照明已经大量应用到公共场所、公路等需要照明场所。目前,已经有将LED应用于楼梯扶手上的照明装置,由于扶手上安装照明装置将两者结合起来需要克服很多的技术问题,其中一个技术问题就是照明装置是依靠一个焊接在扶手套管内的支架固定的,该支架的焊接也就成为了一个难题。如何依靠扶手上的灯孔,将该支架焊接在扶手的内表面上,并且不影响到照明装置的安放,是需要细节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照明扶手内支架焊接方法,通过扶手管上预先设置的安放LED照明装置的灯孔,将固定LED照明装置的支架焊接在扶手管的内部,并且使其具有足够的焊接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准备焊件及氩弧焊机;
第二步,用清洁刷对焊件、金属支架、金属扶手套管进行焊前清理;
第三步,将金属支架从灯孔放入金属扶手套管内,并用工装对其进行精确定位;
第四步,用氩弧焊机焊接,焊机本身装有高频引弧装置,采用高频引弧,将熔池引向边缘或母材较厚处,然后逐渐缩小熔池慢慢熄弧,最后关闭保护气体;
第五步,在焊接完成后,进行打磨,支架与灯孔断面相平,并对钢管表面抛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焊接之前需要先清洁物件,通过灯孔将金属支架放入金属扶手套管内,采用气体保护焊的方式将已经工装定位好的金属支架焊接在金属扶手套管内壁上,通过焊接时的具体操作,如气体保护焊,避免高频引弧时熄弧过快易产生弧坑裂纹的缺陷,在操作时要将熔池引向边缘或母材较厚处,然后逐渐缩小熔池慢慢熄弧可有效地避免。使得焊接上的支架在强度,在表面平整度上都能达到要求。
进一步,为了彻底清洗干净各个物件,第二步所述的清洁刷是钢丝刷。这样可以将各个物件完全地清洗干净。
进一步,由于支架是焊接在金属扶手套管内壁且与灯孔断面相平,支架外沿不能超出灯孔径,精度要求很高,故采用精密工装,这样来保证精密尺寸便于透镜放入的配合。第三步所述的焊接时将焊枪倾斜60°。这样就能够做到在焊接是将金属支架完全第焊接在金属扶手套管内壁上,解决了焊接时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焊接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1为不锈钢扶手套管,2为“凵”形不锈钢支架,3为“凵”形不锈钢支架2和不锈钢扶手套管1的焊接点。
该LED照明扶手内支架焊接方法如下:
第一步,准备焊件及氩弧焊机、不锈钢扶手套管1、“凵”形不锈钢支架2;
第二步,用钢丝刷对焊件、不锈钢扶手套管1、“凵”形不锈钢支架2进行焊前清理;
第三步,将“凵”形不锈钢支架2从椭圆形灯孔放入不锈钢扶手套管1内,并用工装对其进行精确定位;进行焊接,严格控制焊接作业处的风速避免产生气孔;
第四步,用氩弧焊机焊接,由于“凵”形不锈钢支架2是焊接在不锈钢扶手套管1内壁且与椭圆形灯孔断面相平,所以在焊接时最佳效果是把焊枪倾斜60°,利用焊机本身装有高频引弧装置,采用高频引弧,如果熄弧过快,则易产生弧坑裂纹,应当将熔池引向边缘或母材较厚处,然后逐渐缩小熔池慢慢熄弧,最后关闭保护气体
第五步,由于焊接端口涉及公差配合,在焊接完成后,进行打磨,“凵”形不锈钢支架2与椭圆形灯孔断面相平,并对不锈钢扶手套管1表面抛光。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四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四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65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