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式前车架缓冲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6000.4 | 申请日: | 201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8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才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甬龙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08 | 分类号: | B62K2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17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车架 缓冲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童车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嵌入式前车架缓冲机构,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对比文件,专利号:200920054335.6,专利权人:罗世春,申请日:2009.04.10,本案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或童车减震器”,其包括包括筒体、活动座、固定座、弹簧、压片和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二端开口,筒体内有一与筒体一体成型制成的环形的支撑台,弹簧一端安装在支撑台的轴向上一端面,压片与支撑台的轴向的另一端面配合;与压片相邻的筒体的端部有螺纹,固定座与螺纹配合可拆卸联接,固定座上有螺杆的活动腔;螺杆穿过压片、支撑台和弹簧,与活动座固定联接;活动座位于筒体内,并与筒体内腔滑动配合,弹簧另一端安装在活动座上的弹簧座上。
从对比文件中不难看出,现有的三轮童车前轮不具备高度调整结构和避震缓冲结构,功能性较差,无法进行高度调整,使得童车能适应不同身高不同年龄的儿童。
由于上述技术的缺陷,故仍然需要对现有童车前轮支架体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入式前车架缓冲机构,其采用前轮双调整片结构,使得前轮高度能够随时进行调整,嵌入式避震系统,具有很好的隐蔽性,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嵌入式前车架缓冲机构,它主要包括车轮,车轮中心位处设有中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组件两端各设有一调整支架套管,调整支架套管与中轴组件的连接处设有避震弹簧,调整支架片一端置于调整支架套管内,调整支架片另一端与车头垂直主梁固定连接,调整支架片表面均匀分布有两排定位孔,调整支架套管处设有活动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式前车架缓冲机构,整体设计结构合理,其采用前轮双调整片结构,插拔式活动销结构,使得前轮高度能够随时进行调整,端部的嵌入式避震系统,具有很好的隐蔽性,产品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本发明为一种嵌入式前车架缓冲机构,如图1中所示,它主要包括车轮1,车轮1中心位处设有中轴组件7,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中轴组件7两端各设有一调整支架套管2,调整支架套管2与中轴组件7的连接处设有避震弹簧8,嵌入式避震系统,具有很好的隐蔽性,使得车体布局更加紧凑,调整支架片3一端置于调整支架套管2内,调整支架片3另一端与车头垂直主梁5固定连接,调整支架片3表面均匀分布有两排定位孔4,调整支架套管2处设有活动销6。
所述调整支架片3的厚度为0.5cm-0.8cm。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甬龙工贸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甬龙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6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干爽保健电热毯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吹塑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