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人体核心温度调节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5656.4 | 申请日: | 201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7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杨连发;张震;覃佳能;谭宝昌;陈隆鸿;王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7/12 | 分类号: | A61F7/12;A61B5/01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王俭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人体 核心 温度 调节 控制 装置 | ||
1.一种智能化人体核心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包括气体温度控制系统、气体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是:还增设了多路人体表面温度检测系统、触摸式显示及控制系统、报警系统、在线调试与更新存储系统,气体温度控制系统采用蜂窝式列管式加热盘和蜂窝式列管式加热腔,设置在气体流量控制系统的鼓风机及涡街流量计之间,前端通过密封输出接口与流量控制系统的鼓风机连接,后端与气体流量控制系统的涡街流量计连接;气体流量控制系统的涡街流量计的输出口通过气体输送管道以及保温气囊进气口密封接口与人体表面温度检测系统的保温气囊相连接;人体表面温度检测系统的保温气囊的内表面与病人相接触,人体表面温度检测系统的多路高精度医用PN结温度传感器通过连接总线与ARM核心控制平台相连接;触摸显示及控制系统的触摸式LCD显示器、报警系统的核心报警模块、在线调试与更新存储系统的计算机分别通过通讯总线与ARM核心控制平台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人体核心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体温度控制系统的加热腔外管内部嵌入了蜂窝式列管加热盘和恒温气体过滤网,列管加热盘的内部结构分为蜂窝式列管加热腔、加热隔离腔、内热式加热芯以及接线隔离腔;所述蜂窝式列管加热盘,其盘片上固化有多列并行列管,用于气体加热;内热式加热芯设置在盘片中心顺着轴心方向固化的与各个列管相隔离的加热隔离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人体核心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体流量控制系统,由鼓风机、涡街流量计组成,涡街流量计前与气体加热腔的末端连接并通过通讯总线与ARM核心控制平台相连接,涡街流量计后与气体输送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人体核心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人体表面温度检测系统,由多路高精度医用PN结温度传感器、高速气体温度传感器、ARM核心控制平台组成,多路高精度医用PN结温度传感器贴敷在病人表面特征部位,高速气体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涡街流量计内及保温气囊进气口密封接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人体核心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触摸式显示及控制系统,由触摸式LCD组成,触摸式LCD,其本身是由TFT真彩LCD显示器与四线电阻式触摸网络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人体核心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报警系统,由扬声器、发光二极管、ARM核心控制平台组成,所述扬声器通过通讯总线与ARM核心控制平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人体核心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在线调试与更新存储系统,由计算机组成,计算机通过通信总线与ARM核心控制平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565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