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及用户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5409.4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4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高雪娟;沈祖康;林亚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W28/16 | 分类号: | H04W28/16;H04W72/04;H04L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答 信息 传输 方法 基站 用户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一种基站和一种用户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在LTE-A载波聚合(即CA)系统中,可采用PUCCH(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传输格式作为ACK(ACKnowledge Character,确认字符)或NACK(NegativeACKnowledg Character,否定确认字符)复用传输的方式。为减少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开销,应尽可能的使用上行主载波预留的动态信道资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系统重传,提高系统吞吐量性能,应避免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ACK/NACK映射表格中存在多对一的模糊状态;并且,在LTE-A系统支持跨载波调度时,为降低标准复杂度,ACK/NACK映射表格可同时应用于跨载波调度的场景和非跨载波调度的场景,并且针对跨载波调度的场景和非跨载波调度的场景,UE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传输格式传输ACK/NACK时,需要的信道资源不一定相同。
对于长期演进多载波系统,为支持比LTE系统更宽的系统带宽,如为支持100MHz的系统带宽,系统可直接分配100MHz的系统带宽,如图1所示;或者,如图2所示,将已经分配给其他系统的全部或部分频谱聚合起来,凑成100MHz的系统带宽,以供给长期演进多载波系统;该种情况下,系统中上下行载波可不对称配置,如用户终端可占用N(N≥1)个载波进行下行传输,占用M(M≥1)个载波进行上行传输。
目前,LTE-A系统最多可支持5个载波的聚合,LTE-A系统中的一个UE需要在同一个上行子帧内反馈对应多个下行载波及下行子帧的ACK/NACK反馈信息。LTE-A系统中,针对不超过4比特的ACK/NACK信息,可采用PUCCH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传输格式来传输。PUCCH Format 1b withchannel selection,通过UE在多个信道资源进行选择传输来区分不同的ACK/NACK反馈信息状态,其中ACK/NACK映射表格就是用来实现待反馈ACK/NACK信息、实际信道传输信息(即PUCCH format 1b QPSK调制的4个星座点,即QPSK调制符号)和传输信道的映射关系。如2比特、3比特、4比特的ACK/NACK反馈信息分别需要2、3、4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传输。
目前,在LTE系统中,采用PUCCH Format 1b with channel selection格式传输ACK/NACK反馈信息所使用的信道资源都为动态信道资源,动态信道资源是指上行载波为其对应的一个固定的下行载波的控制信息区域(每个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元素))预留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UE通过在该下行载波上发送的每个下行控制信令(PDCCH(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最低CCE的编号,计算获得一个可用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即每个PDCCH都对应着一个可用的PUCCHformat 1/1a/1b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该类资源称为“动态信道资源”或“隐式信道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54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粮仓结构
- 下一篇:精密铸造型壳快速真空干燥机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