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无菌输液瓶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84327.8 | 申请日: | 201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9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韦元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元强 |
| 主分类号: | A61J1/05 | 分类号: | A61J1/05;A61J1/14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 地址: | 545002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跃***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无菌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在治疗输液作业时用于盛装静脉输入用药或液体的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治疗输液作业时用于盛装静脉输入用药或液体的容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透明硬质输液瓶,如玻璃瓶、塑料瓶等;另一类是软质输液袋。
透明硬质输液玻璃瓶已经有近百年的使用历史,这种形式的输液瓶由瓶体和瓶口塞构成,其瓶口塞一般为胶塞,胶塞包到瓶口外沿,并在胶塞外用铝质盖箍紧包覆。这种输液瓶的特点是使用方便,并在使用时可以对内加压以加速输液;由于瓶体造价成本低及可回收重复使用,因此玻璃瓶液体造价低廉。但是这种玻璃输液瓶,由于瓶体硬,其内液体向外输出时需要向瓶内经过液体补充空气,其补入瓶内的空气会存在带入细菌、病毒和微尘粒的风险,安全性不高。尽管近几年有一些医院采用了硬塑瓶输液,但这种包装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输液方式和存在的问题。
软质输液袋的使用历史较短,这种软质输液袋一般由透明非PVC复合膜制成,其瓶口的密封采用热合封闭形式。这种软质输液袋的特点是输液时袋体可以变形,不需要向袋内补充空气,因此,不会发生如透明硬质输液瓶那样空气的补入而造成细菌、病毒及微尘粒污染袋内液体的现象,使用很安全。但是,这种软质输液袋制造材料昂贵,只能一次性地使用,因此,这种软质袋装输液,造价高,较同规格的玻璃瓶输液贵2.5倍左右,而且易被利器损坏,在在使用过程中还有许多不便,至今尚未能在临床上大规模广泛应用。
为了获得既安全又廉价的输液容器,人们对此进行了不断尝试,提出了不少技术方案,如中国专利“输液瓶”(专利号为94243747.0,授权公告号: CN2206113Y,授权公告日: 1995年8月30日),这种输液瓶属于双层无菌输液瓶,是由输液瓶体,瓶塞以及出液针头组成,其特征是输液瓶体上具有通气孔,输液瓶体内设置有一个与瓶体相配合的薄膜容器,用以容纳药液,出液针头仅由出液管构成。薄膜容器内的药液可完全不与空气接触,瓶体上的通气孔保持瓶内外气压平衡,使药液能正常输出,简单而有效地实现了药液无污染的输出。但这种输液瓶在使用上仍存在不足:第一,输液瓶的进气孔设置在瓶底中央,此孔只能用软片粘贴密封,玻璃瓶装液体多采用高压灭菌消毒,在消毒过程中,由于瓶内压力较高,极易使瓶底中央进气孔的粘贴密封片脱落,同时内装液体软袋也会因瓶内高压的作用,极易从瓶底中央的进气孔向外突出,造成穿孔漏液;另外,在运输及搬运过程中,锐利物也易从此孔穿过剌造成软袋穿孔污染,存在安全隐患;第二,这种输液瓶由于瓶体上只设有进气孔,而无法连接进气管,在输液作业时不能进行加压输液,不能满足对特殊病人挽救时的快速输液的要求;第三,另外在瓶底增加进气孔,现有的大量输液瓶不能利用,需要制造专用瓶,造成极大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第四,输液操作不便,其使用于现有护士输液操作动作不相同,不便于护士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的双层无菌输液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双层无菌输液瓶包括有硬质的瓶体和瓶塞,在该瓶体内装有薄膜软袋,所述瓶塞设有出口位于所述瓶体与所述薄膜软袋之间的进气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进气道当中,可以设有弯道段,用于防止硬质进气针通过该进气道扎破所述薄膜软袋;所述瓶塞内端面与所述薄膜软袋最好是贴合连接,以防出液针扎破所述薄膜软袋后,在所述薄膜软袋内的液体漏入瓶体内;所述瓶塞装在所述瓶体的瓶口内时,该瓶塞的外端部压接在所述瓶体瓶口的端面上,所述瓶塞的外端最好装有挡板,所述档板正对进气道外端头的位置设有进针的通孔;在所述挡板与所述瓶体之间的连接部分外面最好装有用于将所述瓶塞与所述瓶体压接密封的金属箍膜。所述瓶塞还可以设有出液道,所述档板正对所述出液道外端头的位置设有进针的通孔;上述方案和各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道和所述出液道均可以是位于所述瓶塞外面一端封闭的盲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各种实施方式的优选方案,所述金属箍膜正对所述挡板的进针孔的外面的位置设有敞开口,在所述金属箍膜外装有防护盖;所述薄膜软袋进液口的封闭处位于所述瓶塞进液通孔的外端部。
本发明所称的金属箍膜是指通过金属压制形成包覆在瓶口与瓶塞或者包覆在瓶口与瓶塞外侧物件外的金属薄膜,一般是铝质薄膜,对瓶口与瓶塞之间的连接起密封防护作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元强,未经韦元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43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螺旋压力机及其限位方法
- 下一篇:电动控制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