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素微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3198.0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1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喻发全;罗晓刚;吴元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1/02 | 分类号: | C08L1/02;C08J3/09;B01J13/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素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纤维素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十一世纪科学与技术已趋向于可再生的原料以及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与方法。美国化学学会第239届年会的主题为“可持续发展世界的化学”(Chemistry for a Sustainable World)。人们开始关注由可再生资源制备的可生物降解的和生物相容的材料。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以再生的天然资源之一,具有价廉、可降解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等特点,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纤维素的研究与开发。纤维素是由纤维素二糖重复单元通过β-(1 4)-D-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形高分子,每个脱水葡萄糖单元上的羟基位于C-2、C-3和C-6位置,具有典型的伯醇和仲醇的反应性质,邻近的仲羟基表现为典型二醇结构。可以经过一系列的化学改性,制取不同用途的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微球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功能化材料。高分子微球可进一步通过共混、表面改性等化学反应在其表面引入多种反应性功能基团,而具有特定反应性,如可通过共价键来结合酶、抗体、细胞等生物活性物质。
生物高分子微球是指以生物高分子为材料制备的表面连接有特殊功能基团的微球。生物高分子微球与化学合成高分子微球相比具有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可作应用于药物,酶或其它生物材料的载体,用作吸附剂和色谱柱填料等不同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出一种纤维素微球的制备方法,所得的纤维素微球分散性好,产品后处理技术简单,能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生产制备,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制备的纤维素微球所用的溶剂基本是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纤维素微球含有残留基团易发生团聚,制备工艺及制备出微球后处理复杂等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解决方案为:纤维素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1)纤维素溶液的制备:以碱/尿素水溶液或/和碱/硫脲水溶液为溶剂,预冷至低温-5℃~-12℃,然后加入纤维素在低温下高速搅拌溶解,最后低速离心脱泡除去杂质即可得到纤维素溶液;
2)将步骤1)制得的纤维素溶液,在高压电场作用下,进行静电喷射,最终形成再生的纤维素微球。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静电喷射是指将纤维素溶液注入电纺设备中,调节喷射电压为10-50kV,纤维素溶液从电纺设备中形成细流雾化喷出,经电纺设备的导电板接收。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纤维素溶液从电纺设备中喷出的流速为0.1ml/h-10ml/h。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纤维素溶液的浓度为0.01wt%-5wt%。
按上述方案,还包括将步骤2)所得纤维素微球通过离心、水洗或通过反渗透、透析进行洗涤。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导电板上还设置有盛有固化液的导电接收器,所述的固化液为稀酸水溶液或无机盐水溶液。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纤维素微球粒径为100nm-300μm。
本发明是通过绿色环保纤维素溶剂制备纤维素溶液,然后采用高压静电喷射技术来制备纤维素微球,通过改变高分子溶液的浓度、静电喷射条件等工艺条件来控制纤维素微球的形态和尺寸。由于纤维素无毒和生物相容性好,所以可作应用于药物,酶或其它生物材料的载体,用作吸附剂和色谱柱填料等不同领域。产品废弃后可在自然条件下降解,对环境无影响。
与已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制备的纤维素微球不易发生团聚、可均匀分散;2)制备工艺简单,装置只需采用现有的电纺设备;3)无需添加任何其它乳化剂、分散剂等助剂,制备出的产品纯净,后处理简单,以及产品对于生物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有优势;4)利用高压静电喷射技术,可大规模、低成本生产的制备;5)改变高分子溶液的浓度、静电喷射条件等工艺条件来控制微球的形态和尺寸。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所得到的纤维素微球的光学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31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