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商用车千斤顶的布置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83150.X | 申请日: | 2010-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1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政;夏昊;李治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S9/22 | 分类号: | B60S9/2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商用 千斤顶 布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载工具的布置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商用车的千斤顶的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商用车使用舒适性的日益重视,以及商用车用途的越来越广,对于车内零部件人性化的布置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除了要求商用车具备足够的空间拉人载货外,还要求零部件的布置,不得对上述功能性造成丝毫的影响。这就要求车载工具,尤其是重量较大的千斤顶的布置要求做到既有空间可放,又不能对商用车的载货拉人功能造成任何影响,既能满足方便取放,又不能与整车之间产生任何异响。
现有的商用车千斤顶布置方式,通常有四种方式,其主要结构与弊端分别如下:
(1)布置在前舱内,其组成包括千斤顶与千斤顶支架,连接方式为千斤顶直接卡接到铁支架上。由于支架与千斤顶之间是硬连接,行车过程中极易产生异响,同时千斤顶外露,打开机舱后,对机舱美观有所影响。
(2)布置在后侧围内饰板与车身钣金之间,其组成包括成型内饰板盖板、铁支架以及千斤顶,具体装配关系为千斤顶直接卡接在车身钣金的铁支架上,其外面再以成型内饰板及塑料盖板遮挡。由于成型内饰板与车身钣金之间必须预留较大的空间来布置千斤顶,因此在整车宽度一定的情况下,必然对内部空间有一定程度的压缩,影响整车载货空间。
(3)布置在驾驶员座椅下,其组成包括前地板凹坑与千斤顶,相互关系为千斤顶直接放入驾驶员座椅下方的前地板凹坑内。由于驾驶员座椅通常都具备前后滑动的功能,当不同的驾驶员进行商用车驾驶时,均会对驾驶员座椅进行前后滑动调节,有可能使千斤顶外露,影响车内美观。同时,由于座椅下方空间有限,对取放的方便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布置在后地板下方,其组成包括千斤顶及其铁支架,连接方式为千斤顶直接卡接到铁支架上。由于商用车备胎均布置在后地板下方,因此在取放千斤顶时,需要先将备胎取出,对于操作的便利性造成影响,同时由于千斤顶与支架间是硬连接,行车过程中同样有可能产生异响。
基于上述各种布置方式的弊端,商用车上急需一种全新的千斤顶布置方式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商用车的千斤顶的布置方法,采用该方法布置千斤顶,既不会对商用车载货的功能性造成影响,又不会影响到商用车的内部空间,既不易产生噪音异响,又能方便千斤顶的取放。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商用车的千斤顶的布置方法,其特征是:在汽车后地板上设计一处凹坑,将千斤顶放在一盒体内固定,再将该盒体放置于凹坑内,最后,以带毛毡的地毯覆盖其上,铺放平整。
所述的一种商用车的千斤顶的布置方法,其所述的盒体采用防火泡沫制作,内腔设有与千斤顶外形匹配的凹槽,千斤顶与盒体之间采用卡接方式固定。盒体具有防滑、防火的性能,既可以将千斤顶固定,又方便千斤顶的取放。
所述的一种商用车的千斤顶的布置方法,其所述设在后地板上的凹坑的几何尺寸与盒体的外形尺寸相匹配,盒体与凹坑采用卡接配合连接。
所述的一种商用车的千斤顶的布置方法,其所述地毯与后地板采用搭接方式覆盖;地毯上还设有一矩形开口。将矩形开口盖掀起,即可取放千斤顶,确保工具使用的方便性。
所述盒体用模具压制成型,当千斤顶卡接到凹槽中后,受凹槽四壁的限制,便不会往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移动。二者装配到一起后,将整体放入到后地板凹坑内,然后,再将带毛毡的地毯覆盖其上,使整个地板面平整。该种结构,避免了千斤顶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直接与后地板碰撞,同时,由于防火泡沫本身为软材料,与地板间磨擦碰撞不会发出声响,从而避免了异响的产生。在保证地板面平整的同时,形成较结实的承重面,从而确保了外观及载货功能性不受影响。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后地板上设计凹坑的方式来布置千斤顶,对商用车平板及成型内饰共用的设计不会造成影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商用车的空间不受影响;通过防火泡沫对千斤顶的固定,可以使千斤顶牢靠地固定,避免汽车运行过程中,千斤顶与周边铁件碰撞,产生异响;通过带毛毡的地毯覆盖,可以使地板平面保持平整,同时将工具遮蔽,既不会影响车内美观,又不会影响到载货功能;地毯上带矩形开口,掀开即可取放工具,操作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地毯为翻起的状态)。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其中地毯为覆盖状态)。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其中地毯为覆盖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31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