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继电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2500.0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7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颂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川精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松川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1/04 | 分类号: | H01H51/04;H01H50/1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继电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电磁式继电器所设计的动作辅助结构,以利电磁式继电器于动作时,其中弹片能确实进行切换,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继电器结构。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组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继电器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其特性利用输入线圈的小电流或电压去控制电路内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因此,在电路中继电器通常都是负起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应用;
依结构及工作特性而言,继电器一般都是由输入感测机构和输出执行机构两部分组成,输入感测机构是用于反应输入量的变化,输出执行机构依对有接点的继电器而言是以接点分合做为继电器动作的方式,依对无接点的继电器而言是以半导体组件的导通、阻断做为继电器动作的方式,继电器具有跳跃的输入-输出特性,意为当继电器接收到一个输入讯号时,如果该输入讯号小于继电器所设定的动作值时,该继电器则不动作,当输入讯号达到所设定的动作值时,继电器则动作,连接于继电器输出执行机构的电路接点立即从零变至符合所需求的讯号电位,且当继电器动作后,如果输入讯号由高点持续向下衰减,输出执行机构其工作特性并不会以线性方式返回至零点,而是当输入讯号衰减至小于动作值时的瞬间,继电器即立刻动作使输出执行机构变为零;
继电器依结构特征可分为电磁式继电器、热敏干簧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等,其中电磁式继电器一般是由铁心、线圈、磁极等结构所组成,通过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电压,使线圈中所流过的电流产生电磁效应,磁极即可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而吸向铁心,即可作为电路导通、切换的执行动作。
请参阅图7所示,为一现有电磁式继电器结构,其继电器内部包括有一输入回路41、一输出回路42、一磁极43及一插片44,其中该输入回路41是做为连结外部电力使继电器内部的线圈组(图中未示)产生吸附磁极43的磁力,如此使磁极43受线圈组影响而受外部电力控制进行切换;
输出回路42位于继电器内部具有一第一输出接点421、一第二输出接点422,及一位于第一输出接点421与第二输出接点422间的中弹片423,其中该中弹片423是与第一输出接点421呈现常态弹性接触,该插片44一端是与磁极43设置,另一端抵顶于中弹片423;
借此,当输入回路41一端的外部电力使线圈组对磁极43产生吸附时,该磁极43受磁性所产生的切换动作即同步带动插片44,使插片44推抵中弹片423脱离第一输出接点421改为接触第二输出接点422。
现有电磁式继电器虽具有应用于电路切换的控制效果,然而长期使用后却可能发生切换不确实的缺点,因中弹片受插片推动时,是利用自身弹性产生些微挠曲弯折,进而做第一输出接点与第二输出接点的接触切换,当继电器长期进行切换动作后,其中弹片可能产生结构疲乏,进而造成中弹片欲退位回第一输出接点时不确实。
鉴于现有电磁式继电器结构老化后易产生切换不确实的缺点,本发明人即推出一种改进的继电器结构,其是一针对电磁式继电器所设计的动作辅助结构,以利电磁式继电器于动作时,其中弹片能确实进行切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继电器结构,其针对电磁式继电器所设计的动作辅助结构,以利电磁式继电器于动作时,其中弹片能确实进行切换。
为达到前述创作目的,本发明「改进的继电器结构」包括有一底座,及设置于底座的输入回路、线圈组、输出回路、磁极与插片,其中该输入回路是与线圈组电性连结,该线圈组是可通过输入回路与外部电力连接产生吸附磁极的磁力,如此该磁极即可受线圈组影响,通过外部电力控制进行切换;
输出回路位于底座内部具有一第一输出接点、一第二输出接点,及一位于第一输出接点与第二输出接点间的中弹片,其中该中弹片是与第一输出接点呈现常态弹性接触,该插片一端是与磁极设置,另一端抵顶于中弹片,且该插片具有穿过中弹片并与中弹片呈现反扣型态的插片辅助肋;
借此,当输入回路一端的外部电力使线圈组对磁极产生吸附时,该磁极受磁性所产生的切换动作即同步带动插片,使插片推抵中弹片脱离第一输出接点改为接触第二输出接点,当输入回路一端的外部电力不足使线圈组对磁极产生吸附时,该中弹片即可通过自身弹力及插片反扣带动的方式退位回第一输出接点。
前述「改进的继电器结构」包括有一与底座盖置的外盖,通过该外盖可保护继电器内部的结构。
前述插片具有一插片口部,且该底座具有一伸入插片口部以做为限制插片最大移动距离的底座凸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川精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松川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松川精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松川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25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