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快转的活动扳手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82416.9 | 申请日: | 201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8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 发明(设计)人: | 郑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丹纳赫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3/14 | 分类号: | B25B13/14;B25B2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刘映东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快转 活动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动扳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快转的活动扳手。
背景技术
参照美国专利号第6336384号「Adjustable Wrench」,其具有一个本体、一个第一颚、两个第二颚与一个握柄,第一颚组设于第二颚,第二颚滑设于本体且枢设于握柄,该握柄设有一个定位件且该握柄可在一个固定位置以及一个枢转位置之间移动,当位于固定位置,该定位件是抵顶于本体的一个定位部使第二颚无法相对第一颚移动,当位于枢转位置,该定位件脱离定位部,该第二颚可相对第一颚移动。
该第一颚受到螺杆的带动而能够相对本体移动,该第二颚与握柄之间需要通过定位件与定位部的抵顶才能够达到第二颚相对握柄固定或移动的功效,利用定位件与定位部抵顶具有结构强度不足而无法确实达到定位的功效,以及当扳动力量过大时,容易发生定位件与定位部发生自动脱离的现象,这样的设计存在结构强度不足的缺陷,而有待加以改进。
因此,本发明想排除或至少减轻先前技术所遇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快转的活动扳手。
所述可快转的活动扳手,包括:
一个驱动头,该驱动头包括一个枢接端与一个套接端,该枢接端形成一个容槽,该容槽内设有一个弹性件,该套接端包括一个第一滑槽、一个第二滑槽与一个蜗杆;
一个第一颚,该第一颚包括一个第一挟持面,该第一颚能够相对该驱动头横向滑移于该第一滑槽;
一个第二颚,该第二颚包括一个枢接部、一个限位部与一个第二挟持面,该枢接部与该第二挟持面分别位于该第二颚相对的两端,该限位部穿设且被限制于该第二滑槽,该限位部能够滑移于该第二滑槽;
一个握柄,该握柄包括一个握持端与一个连接端,该握持端为使用者提供持握功能,该连接端连接该驱动头与该第二颚,该连接端包括一个连接槽、一个第一结合件与一个第二结合件,该连接槽套接该枢接部,该第一结合件穿设于该连接端与该容槽,该弹性件与该第一结合件之间能够产生推抵关系,该第二结合件穿设于该连接端与该第二颚的枢接部,该握柄与该第二颚之间能够产生枢摆关系;该握柄能够往返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扳动,该握柄向第一方向扳动时,该第一颚与该第二颚能够驱动待锁固件转动,该第一挟持面与该第二挟持面之间形成一个啮合间距用以夹固待锁固件;该握柄向第二方向扳动时,该第二颚远离该第一颚移动,该第二颚与待锁固件相对旋转,通过该啮合间距与该活动间距,使该活动扳手达到快转的功效。
本发明主要改进的技术手段为,其第一颚仅受到该蜗杆的驱动而横向移动于该驱动头的第一滑槽,该第一颚无需相对该驱动头摆动,该第一颚能够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该第二颚受到该第二滑槽的限位,且同时枢设于该握柄,该第二颚利用滑移的方式而形成该活动间距。
本发明次要改进的技术手段为,该第一颚滑设于该驱动头,该第二颚滑设于该驱动头,且该第一颚能够相对该驱动头横向移动,该驱动头与该第二颚分别枢设于该握柄,且该第二颚能够相对该驱动头横向移动。该握柄能够往返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扳动,该握柄向第一方向扳动时,该第二颚向该第一颚移动,该第二颚与该第一颚之间形成一个啮合间距用以夹固待锁固件;该握柄向第二方向扳动时,该第二颚远离该第一颚移动,该第二颚与该第一颚之间形成一个大于该啮合间距的活动间距用以使活动扳手与待锁固件相对旋转,通过该啮合间距与该活动间距之互相搭配,该活动扳手可达到快转的功效。
本发明另一要改进的技术手段为,弹性件与第一结合件之间能够产生推抵关系,使该弹性件受到该第一结合件的推抵而自动复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快转的活动扳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可快转的活动扳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可快转的活动扳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可快转的活动扳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可快转的活动扳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活动扳手夹持着待锁固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活动扳手沿着第一方向扳动待锁固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活动扳手沿着第二方向扳动的示意图,表活动扳手相对待锁固件空转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活动扳手沿着第二方向扳动的示意图,表活动扳手回复至扳动位置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活动扳手的控制件扳动至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丹纳赫工具有限公司,未经亚洲丹纳赫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24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出轴齿轮与塔式齿轮箱中心出轴齿轮的配合结构
- 下一篇:多功能DC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