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面积钢筋桁架模混凝土平整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2311.3 | 申请日: | 201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7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吴银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E04G2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面积 钢筋 桁架 混凝土 平整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面积钢筋桁架模混凝土平整度控制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方法运用较多的为分仓施工法,即将混凝土按宽度不大于6000mm进行分格,混凝土两边支模,在分仓内进行混凝土浇筑及对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如采用地面基层打钢筋头或焊接钢筋头,用钢筋头的顶标高控制混凝土顶面标高的方法,该方法以点带面,施工操作简便,经此类方法进行浇注后的混凝土地面平整度在5~15mm/2m,但其对工人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平整度控制人为及工具因素多,随意性大,施工质量主要取决于工人的操作水平,平整度控制往往不理想,在实践中,往往由于工人的操作技能差异,而导致混凝土表面的施工结果差异较大,经调查该方法小面积平整度合格率只有80%左右甚至更低,大面积往往不合格。不仅如此,随着我国制造工业的快速发展,大跨度大面积仓库或车间工程项目也目趋增多,高精度设备安装对混凝土地面平整度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很多厂房设备对地面平整度的要求已达2mm/2m,否则会导致后续环氧树脂面层质量失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目前铺设大面积钢筋桁架模混凝土时平整度合格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大面积钢筋桁架模混凝土平整度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在钢梁上敷设钢筋桁架模后,以屋面立柱为基准,根据需要铺设的结构混凝土厚度进行标高控制,在钢梁之上沿桁架模方向,直线设置竖向短角钢,测好标高后在短角钢上带上钢丝,以控制导轨水平,再将水平角钢导轨与竖向短角钢进行点焊安装;其中,所述竖向短角钢焊接在钢梁上,其高度比所需铺设的结构混凝土的厚度低3~5mm;角钢导轨的一个边竖直向上放置且与竖向短角钢的一个面相焊接,角钢导轨的另一边水平放置,竖向短角钢端头略低于水平角钢导轨边上口;
(2)按照步骤(1)的方法,按钢梁幅宽5000-8000mm,每根钢梁上设置一角钢导轨;
(3)角钢导轨设置完毕,浇筑结构混凝土,振捣密实,用同幅宽的滚筒沿角钢轨道来回将振捣过的混凝土滚平压实。
所述竖向短角钢端头低于水平角钢导轨边上口至少3mm;在滚平压实后的混凝土终凝前用机械收光机收光成型。
所述角钢导轨的规格为25×25×3。
本发明大面积钢筋桁架模混凝土平整度控制方法采用以桁架模板与混凝土现浇板相结合作为结构层的方式,并于浇筑区内设置平整度控制角钢导轨,能在大面积混凝土浇筑时,有效保证了大面积钢筋桁架模现浇板的平整度在2mm/2m左右且合格率在90%以上,提高了大型生产厂房的楼层混凝土的铺设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角钢导轨安装示意图;
图2为角钢导轨平面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合肥市新站开发区某楼层二层结构混凝土施工实例。
本工程铺筑面积为43248M2,面积大,屋面立柱间距17000*12000mm,钢梁幅宽6000mm。
(1)在钢梁上安装好钢筋桁架支撑模板;以屋面立柱4为基准,以所需要铺设的结构混凝土的厚度150mm为准进行标高控制,并在钢梁之上沿桁架模方向,每隔2000mm直线设置一个竖向短角钢2并带上标高控制钢丝线,竖向短角钢2采用焊接在钢梁3上,然后沿竖向短角钢2的直线设置方向,将25*25*3角钢导轨1与竖向短角钢2进行点焊安装,角钢导轨1的一个边竖直向上放置且与竖向短角钢2的一个面相焊接,角钢导轨1的另一边水平放置,竖向短角钢2端头低于水平角钢导轨边上口至少3mm;竖向短角钢2的安装时,可以先将两根25*25短角钢焊接定位,带上标高控制钢丝线拉紧,将角钢底部用方木垫块预先垫平,再在水平仪的控制下安装角钢导轨1与短角钢点焊,然后按照间距2000mm固定,边校准边点焊安装;角钢轨道安装整平结束后,可用水平尺进行复测查验。
(2)按照步骤(1)的方法,按钢梁3的幅宽每隔6000mm设置一角钢导轨;
(3)角钢导轨设置完毕,浇筑楼层结构混凝土,使用小型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一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表面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然后在浇筑幅的两侧以两人用6.5M滚筒沿角钢轨道来回将振捣过的混凝土滚平压实,在砼终凝前在用机械收光机收光成型。
水平角钢导轨的布置以及混凝土浇筑布置如图2所示,在浇筑楼层结构混凝土过程中,如遇有水平角钢导轨置于后浇带位置6、加强带位置5等的情况时,可先将后浇带、加强带部分预留不浇筑混凝土,待楼层基面成型后再统一浇筑。为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施工完毕后,12h内进行覆盖薄膜保湿养护;在砼强度达到1.2N/mm2后才能上人,并加盖9mm厚胶合板进行成品保护。待混凝土凝固后,采用2M靠尺实测钢筋桁架支撑模混凝土结构地面的平整度均在2mm左右,平整度合格率9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23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筋拉张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低位顶升模架体系的标准化格构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