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中心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2180.9 | 申请日: | 201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4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廷;魏钊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中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中心。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数据中心的每一服务器内通常都设有风扇,利用该风扇将空气自服务器的一端吸入而自另一端排出而对服务器进行散热。然而,在服务器内设置风扇必将占用服务器内有限的空间,从而影响功能元件,如运算器、存储器等的安装密度。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数据中心,其可提高服务器中功能元件的安装密度。
一种数据中心,包括一柜体及设置于柜体内的若干组服务器,各组服务器之间以及外侧两组服务器与柜体的侧壁之间设有供空气流通的通道,这些通道被间隔地设置成冷通道及热通道,每一服务器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与通道连通的散热孔,该柜体内部于每一冷通道的上方均设有至少一冷却单元,该柜体内设有抽风装置,可使热通道的空气经冷却单元流入对应的冷通道,吸收服务器的热量后排入热通道。
相较现有技术,该数据中心利用冷通道及热通道之间的压差使冷空气流入服务器,无需在服务器中设置风扇,可留出更多空间安装功能元件。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数据中心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柜体 10
冷通道 101
热通道 102
上壁 11
下壁 12
侧壁 13
隔板 15
风流入口 151
风流出口 152
抽风装置 20
冷却单元 30
服务器 40
感温单元 50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数据中心包括一柜体10,该柜体10包括上壁11、与上壁11平行的下壁12以及连接上壁11与下壁12的左、右两侧壁13。柜体10内装设有若干组服务器40。每一组服务器40竖直设置于柜体10内。每一服务器40的左右两侧壁开设有散热孔(图未示)。各组服务器40之间以及外侧两组服务器40与柜体10的侧壁13之间设有供空气流通的通道。这些通道间隔地设置成冷通道101及热通道102,使得与每一冷通道101相邻的通道均为热通道102,而每一热通道102相邻的通道均为冷通道101。柜体10内部邻近上壁11的位置设有隔板15,该隔板15对应每一热通道102设有风流入口151,而对应每一冷通道101设有风流出口152。柜体10内部于隔板15上方且对正每一风流出口152处,即每一冷通道101的上方均设有一对呈“八”字形排布的冷却单元30。冷却单元30可以是散热器模组或者冷却器等。柜体10内部于隔板15上方对应每一冷却单元30设有一抽风装置20,该抽风装置20可以是轴流风扇或鼓风机。
柜体10内的风流方向如箭头A、B、C、D所示。工作时,抽风装置20运转,空气沿A方向流向对应的冷却单元30被冷却,然后沿B方向向下流入对应的冷通道101,从而于该冷通道101形成正压,同时于与该冷通道101相邻的热通道102形成负压区,使得空气自冷通道101沿C方向流入服务器40对服务器40进行冷却并将吸收热量的空气排入热通道102,而热空气由于自然对流及抽风装置20的作用沿D方向向上流动,从而将服务器40产生热量散发出去。由于隔板15将冷、热空气分隔开而在每一组服务器40的两侧分别形成冷通道101及热通道102,同时,抽风装置20使冷通道101内形成正压而热通道102内形成负压,从而利用冷通道101及热通道102之间压差使冷空气流入服务器40对其散热,而无须如在服务器40内设置风扇,以便安装更多的运算器、存储器等功能元件。
另外,柜体10内于冷却单元30的位置附近装设有若干感温单元50,用于感测柜体10内进入冷却单元30的空气温度,利于控制抽风装置20转速,以调节各组服务器40两侧冷通道101及热通道102之间得压差,进而控制流入服务器40的冷空气的流速,实现以最低的抽风装置20功耗达到预期的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2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柱状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电站锅炉制粉杂物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