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拓扑适配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82163.5 | 申请日: | 2010-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7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郇昌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拓扑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拓扑适配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化测试系统已经逐渐深入到软件测试的各个方面,在相关技术中的自动化测试系统中,通常是基于测试仪器和被测试设备直接连接,如果需要更换拓扑,则需要手工插拔线缆。这种方式比较浪费时间、容易出错、并且不能支持拓扑的自动切换,在执行自动化测试时也只能一个拓扑环境一直执行下去,不方便灵活切换拓扑环境。
针对相关技术中自动化测试不够灵活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自动化测试不够灵活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拓扑适配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拓扑适配的方法。该拓扑适配的方法包括:将逻辑拓扑结构的各个逻辑设备映射到物理拓扑结构的各个物理设备;将逻辑设备的各个端口映射到物理设备的各个端口,得到逻辑拓扑结构和物理拓扑结构的映射关系;以及输出映射关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拓扑适配的装置。该拓扑适配的装置包括:第一映射模块,用于将逻辑拓扑结构的各个逻辑设备映射到物理拓扑结构的各个物理设备;第二映射模块,将逻辑设备的各个端口映射到物理设备的各个端口,得到逻辑拓扑结构和物理拓扑结构的映射关系;以及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映射关系。
通过本发明,采用将逻辑拓扑结构的各个逻辑设备映射到物理拓扑结构的各个物理设备;将逻辑设备的各个端口映射到物理设备的各个端口,得到逻辑拓扑结构和物理拓扑结构的映射关系;以及输出映射关系,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自动化测试不够灵活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方便灵活的进行自动化测试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逻辑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物理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拓扑适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拓扑适配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拓扑适配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拓扑适配的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拓扑适配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2,将逻辑拓扑结构的各个逻辑设备映射到物理拓扑结构的各个物理设备。
该步骤可以包括:对物理拓扑结构进行解析,得到物理拓扑设备信息表;对逻辑拓扑结构进行解析,得到逻辑拓扑设备信息表;判断物理拓扑设备信息表中的物理设备个数是否大于等于逻辑拓扑设备信息表中的逻辑设备个数;以及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将逻辑拓扑结构的各个逻辑设备映射到物理拓扑结构的各个物理设备。
在将逻辑设备的各个端口映射到物理设备的各个端口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判断逻辑拓扑设备信息表中的各个逻辑设备是否均适配了物理设备;以及在确定逻辑拓扑设备信息表中的各个逻辑设备均适配了物理设备的情况下,将逻辑设备的各个端口映射到物理设备的各个端口。
在判断逻辑拓扑设备信息表中的各个逻辑设备是否均适配了物理设备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判断逻辑拓扑设备信息表中的各个逻辑设备是否都有满足适配的设备;以及在确定逻辑拓扑设备信息表中的各个逻辑设备都有满足适配的设备的情况下,判断逻辑拓扑设备信息表中的各个逻辑设备是否均适配了物理设备。
步骤S304,将逻辑设备的各个端口映射到物理设备的各个端口,得到逻辑拓扑结构和物理拓扑结构的映射关系。
步骤S306,输出映射关系。
在该方法中,在确定逻辑拓扑设备信息表中的各个逻辑设备都有满足适配的设备的情况下,将逻辑设备的各个端口映射到物理设备的各个端口可以包括:按照满足逻辑设备的物理设备的个数大小来对逻辑设备的各个端口进行映射。
在将逻辑设备的各个端口映射到物理设备的各个端口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逻辑拓扑结构的连接关系、逻辑设备的各个端口与物理设备的各个端口之间的映射关系生成物理交换机内部端口之间的连接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21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配电箱
- 下一篇:一种扩散片PN面判定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