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易吸收的金银花口香糖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81733.9 | 申请日: | 201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5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谭红军;丁小林;杨再江;肖敏;蒋渝;李隆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秀山红星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23G4/12 | 分类号: | A23G4/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99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吸收 金银花 口香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银花口香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银花乃清热解毒,杀菌抗炎之天然中药,无毒副作用,其主要成分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作用,对口腔内的致龋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预防龋症,而且具有特殊的芳香与清新。现有技术公开了一些添加金银花的口香糖,利用其药食两用性,为口香糖增加功能。但是,现有的金银花口香糖大多数是采用金银花浸膏为添加物,使得金银花的香味、口感等部分丧失,并且由于口腔黏膜的屏蔽作用,其有效成分不易透过吸收,影响了金银花有益效果的发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易吸收的金银花口香糖及其制备方法,所得的金银花口香糖在咀嚼过程中,金银花的有效成分在口腔内即被充分吸收,提高金银花的生物利用效率。
本发明的高效易吸收的金银花口香糖,在通用的口香糖配方中加入金银花粉,还包括占配方总质量的1%~3%的口腔吸收促进剂,所述口腔吸收促进剂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壳聚糖1%~3%,薄荷2%~6%,维生素B21%~3%,SiO220%~60%,卡波姆30%~70%;
其中,卡波姆选自卡波姆934P、卡波姆971P或卡波姆974P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金银花粉为金银花超微粉,其粒度为1500~1800目。
对于有糖型金银花口香糖:
所述金银花口香糖的配方及质量百分比为:胶基20%~30%,砂糖粉10%~23%,葡萄糖20%~56%,果葡糖浆5%~18%,甘油0.9%~6.5%,柠檬酸0.1%~0.5%,金银花超微粉1%~5%,口腔吸收促进剂1%~3%;
进一步,所述金银花口香糖的配方及质量百分比为:胶基25%,砂糖粉18%,葡萄糖38%,果葡糖浆12%,甘油3%,柠檬酸0.25%,金银花超微粉1.75%,口腔吸收促进剂2%;
进一步,所述口腔吸收促进剂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壳聚糖2%,薄荷4%,维生素B22%,SiO240%,卡波姆934P 52%;
上述有糖型金银花口香糖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将胶基和一半砂糖粉在50~60℃下加热熔融,混合均匀,再加入葡萄糖、果葡糖浆、甘油、柠檬酸和剩下的砂糖粉混合均匀,加入金银花超微粉和口腔吸收促进剂混合均匀,将调好的糖团冷却后制成糖坯,再压延制成糖片,冷却后切块制成金银花口香糖。
对于无糖型金银花口香糖:
所述金银花口香糖的配方及质量百分比为:胶基20%~35%,山梨醇20%~40%,氢化淀粉水解物5%~25%,木糖醇5%~25%,甘油3%~4%,薄荷醇3%~5%,金银花超微粉1%~5%,口腔吸收促进剂1%~3%;
进一步,所述金银花口香糖的配方及质量百分比为:胶基28%,山梨醇34.7%,氢化淀粉水解物12%,木糖醇15%,甘油3%,薄荷醇3.55%,金银花超微粉1.75%,口腔吸收促进剂2%;
进一步,所述口腔吸收促进剂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壳聚糖2%,薄荷4%,维生素B22%,SiO240%,卡波姆934P 52%;
上述无糖型金银花口香糖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将胶基和一半山梨醇在50~60℃下加热熔融,混合均匀,再加入氢化淀粉水解物、甘油、木糖醇、薄荷醇和剩余山梨醇混合均匀,最后加入金银花超微粉和口腔吸收促进剂混合均匀,然后取出所得胶体状混合物,抛光,滚动挤压成型即得成品。
所述金银花超微粉是将金银花超微粉碎后得到,其粒径非常小;由于在金银花的粉碎过程中采用了超微粉碎技术,将其细胞壁或细胞膜打破,释出的有效成分更多,同时增大了表面积,使机体吸收的成分更全面,吸收量、吸收强度大大增加,从而显著提高了疗效,同时降低了金银花的使用量,原料利用率高,节约资源,在相同效果下的用量仅是提取物用量的十分之一以下;另外,相对于金银花浸膏等提取物,金银花超微粉还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金银花的香味、口感等典型性特征。
所述口腔吸收促进剂可减少口腔黏膜的屏蔽作用,促进金银花有效成分在口腔内的充分吸收,从而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有效成分在经胃肠道时被分解或破坏,其中各组分的性能和作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秀山红星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秀山红星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中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17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