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用CO2灭火装置释放延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1305.6 | 申请日: | 2010-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2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金鼎船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 | 分类号: | A62C3/10;A62C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2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用 co sub 灭火 装置 释放 延时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CO2灭火装置释放延时器。
背景技术
CO2灭火装置在船舶上普遍采用,当机舱失火时,为了给机舱中的船员提供足够的逃生时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规定,CO2灭火装置必需在发出预报警后至少延时20秒再释放。目前通常使用的释放延时器有两种形式:其一,设置延时螺母,手动拔出延时螺母后释放器才可以动作;其二,设置延时气瓶,待气瓶充满控制气体后释放器才可以动作。采用这两种方法均可以实现延时释放,但均无法科学地证明延时时间在20秒以上,因此,往往不为现场验船师接收,影响船舶的交付及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释放延时器无法科学地证明其延时时间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释放延时器,采用时间继电器控制的电磁铁衔铁取代传统的延时螺母或延时气瓶,由于时间继电器动作时间精确可控,可以保证CO2灭火装置经过精确延时后释放。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船用CO2灭火装置释放延时器由时间继电器和电磁铁衔铁组成,释放器的锁紧机构采用电磁铁衔铁,通过时间继电器来控制电磁铁线圈通电的滞后时间,时间继电器通电后,延时20秒(具体时间可设定)再使电磁铁线圈通电,从而使电磁铁衔铁的动作延时20秒,实现CO2灭火装置的延时释放。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可以根据需要精确设置,因此,CO2灭火装置的延时释放时间也是精确可控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释放延时器简单、可靠,延时时间精确,经得起现场验船师的检验,可以在不同船级社的船舶上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释放延时器的电路图。
图中1.时间继电器KJ,2.触头KJ,3.电磁铁DCT。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船用CO2灭火装置释放延时器由时间继电器和电磁铁衔铁组成,安装于CO2灭火装置的控制电路上,当需要释放CO2时,时间继电器KJ(1)通电后,时间继电器设置延时20秒,其延时闭合的触头KJ(2)在延时20秒后动作,电磁铁DCT(3)得电,释放器可以手动打开,CO2灭火装置可以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金鼎船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金鼎船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13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