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板和具有该导板的保护电路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1225.0 | 申请日: | 201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4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金奉永;金荣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郭鸿禧;罗延红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板 具有 保护 电路 模块 | ||
技术领域
示例实施例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的导板和具有该导板的保护电路模块。更具体地讲,示例实施例涉及一种可以通过改善二次电池的组装结构来增强二次电池的性能和可靠性的导板和具有该导板的保护电路模块。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是可以重复充电和放电的电池。可将二次电池分类为镍-镉(Ni-Cd)二次电池、镍-氢(Ni-MH)二次电池、锂二次电池等。例如,根据所使用的电解质的种类,锂二次电池可分为使用液体电解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和使用聚合物电解质的锂聚合物二次电池。此外,根据锂二次电池的形状,锂二次电池可分为棱柱型、圆柱型、袋型等。
使用锂二次电池的电池包通常可包括裸电池和保护电路模块。裸电池指电池的基本结构,包括电极组件、电解质和容纳电机组件和电解质的外壳。在对裸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时,保护电路模块(PCM)保护裸电池不被过充电或过放电。
发明内容
因此,实施例提出一种二次电池的导板和保护电路模块,其基本上克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导致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因此,实施例的特征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增强保护电路模块与裸电池之间的结合强度的结构的导板。
因此,实施例的另一特征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导板的保护电路模块,所述保护电路模块可以有助于焊接工艺、减少结合工艺中的失效并增强电池的可靠性。
可通过提供一种用于连接二次电池的印刷电路板(PCB)与裸电池的导板来实现上述和其它特征和优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导板包括:安装部,连接到PCB;结合部,连接到裸电池,结合部的面对裸电池的表面的面积小于安装部的面对PCB的表面的面积;台阶部,将安装部和结合部彼此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部分为接触区域和非接触区域,安装部在接触区域处接触保护电路模块的一个表面,接触区域的面积形成为比连接到裸电池的结合部的面积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部和台阶部之间的边界部及台阶部和结合部之间的边界部弯曲,在安装部和台阶部之间的弯曲部与台阶部和结合部之间的弯曲部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中形成凹口。
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厚度可以比结合部的厚度大。
安装部的非接触区域可形成为从接触区域的至少一个表面向外延伸。
安装部的宽度可以宽于结合部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部具有凹口,结合部具有冲孔或开口。
非接触区域可具有从接触区域向外延伸并弯曲的翼部。从安装部延伸的翼部的长度可以短于在安装部和结合部之间延伸的台阶部的长度。可选择地,翼部的宽度可沿从安装部向外延伸的方向减小,从而翼部可以以预定间隔与台阶部分开。
还可通过提供一种保护电路模块来实现上述和其它特征和优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保护电路模块包括PCB、位于PCB上的安全元件和外部连接端子、及与PCB结合的导板,其中,所述导板包括:安装部,连接到PCB的一个表面;结合部,连接到裸电池;台阶部,将安装部和结合部彼此连接,其中,安装部的面积形成为大于与裸电池结合的结合部的面积。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详细描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上述和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
图1A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保护电路模块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B示出了图1A中的保护电路模块的侧视图;
图2A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导板的示意性放大侧视图;
图2B示出了图2A中的导板的基材的侧视图;
图2C示出了图2B的基材的平面图;
图3示出了图2A的导板的结合状态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导板的基材的平面图;
图5示出了根据又一实施例的导板的基材的侧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再一实施例的导板的基材的平面图;
图7示出了根据再一实施例的导板的基材的平面图;
图8A示出了根据再一实施例的导板的基材的平面图;
图8B示出了由图8A中的基材制成的导板的透视图;
图9A示出了根据再一实施例的导板的基材的平面图;
图9B示出了由图9A中的基材制成的导板的透视图;
图10A示出了根据再一实施例的导板的基材的平面图;
图10B示出了由图10A中的基材制成的导板的透视图;
图11A和图11B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制造电池包的方法的顺序工艺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12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