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0398.0 | 申请日: | 201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4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耿世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世达 |
主分类号: | H01M4/136 | 分类号: | H01M4/136;H01M4/1397;C01B33/32;H01M4/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422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锂离子电池 硅酸 亚铁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以锂源、铁源、硅源和碳源为原料,且使Li∶Fe∶Si的摩尔比为(1.98~2.05)∶(0.98~1.02)∶1,碳源的掺量为上述锂源、铁源、硅源三种物质混合物总质量的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源为氯化锂,溴化锂、硫酸锂、碳酸锂、氢氧化锂、叔丁基锂中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源为硝酸铁、氯化铁、醋酸铁中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源为二氧化硅、硅酸、硅烷偶联剂、正硅酸甲酯中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源为糊精、淀粉、纤维素、葡萄糖、蔗糖中至少一种。
6.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首先,按一定比例分别称取原料锂源、铁源、硅源和碳源,且使Li∶Fe∶Si的摩尔比为(1.98~2.05)∶(0.98~1.02)∶1,碳源的掺量为上述锂源、铁源、硅源三种物质混合物总质量的1~30%;
2)用气流粉碎机将硅源粉碎成1.0~10.0μm粒径的颗粒后,分散在水中,通过搅拌和超声5~20分钟,形成悬浮液,待用;
3)将铁源和锂源溶解于水中,搅拌和超声5~20分钟,形成溶液,加入还原剂,将溶液中的Fe3+还原成Fe2+;
4)把硅盐的悬浮液倒入铁源和锂源的溶液中,搅拌和超声,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碳源,继续搅拌和超声,直至混合均匀;
5)将上述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蒸馏,蒸馏期间,碳源物质逐渐粘糊化,继续加热搅拌,直至溶剂完全挥发,再经过烘干,得到前躯体粉末;
6)将前躯体粉末放入模具中,在压力5~15MPa下制成密度为1.3~3.2g/cm3的模块,模压时间为15分钟;
7)压制好的模块装入刚玉匣体或坩埚中,在流速为150~4500ml/min惰性气体保护下,放入电阻式气氛烧结炉中焙烧,温度控制工艺为:以5~30℃/min加热速度升温,由室温升至200~500℃,恒温焙烧1~20小时;再以5~10℃/min速度升温,在700~1000℃下恒温焙烧15~20小时;最后以10~30℃/min速度降温至室温;
8)将焙烧后所得产物再经过万能粉碎机粉碎、球磨机研磨、过筛、烘干,即得锂离子电池用的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加入还原剂抗坏血酸,将溶液中的Fe3+还原成Fe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躯体粉末在压力5~15MPa下,模压成密度为1.5~3.0g/cm3的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度控制工艺为:以5~30℃/min加热速度升温,由室温升至200~400℃,恒温焙烧1~20h;再以5~10℃/min速度升温,在700~1000℃下恒温焙烧15~20h;最后以10~30℃/min速度降温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世达,未经耿世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03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