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尾轴与管铜套加工装配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0349.7 | 申请日: | 2010-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8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尤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长兴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1/02 | 分类号: | B23P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尾 铜套 加工 装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机械的加工装配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船尾轴与管铜套加工装配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船舶尾轴与其轴内孔配合的管套是使用铜材料制作的,管铜套依据船尾轴的尺寸加工成形后,在船尾轴与管铜套的相嵌内面上摸上润滑油,而后将管铜套嵌入至船尾轴内孔相应的位置。然而使用现有的装配方法安装后的船尾轴与管铜套之间存在的间隙大,磨损速度快,而且随着管铜套的磨损,尾轴震荡加剧,导致船舶行驶不稳等诸多的问题出现。也因此,只能重新更换管铜套后再次使用。由于管铜套的材料价格高,经常更换,不仅费工费时,而且需要停船等诸多的工作与时间。
从包括中国专利在内的有关资料检索表明,目前只有四项与船尾轴和其轴套的相关专利(含申请),但尚未见到船尾轴与管铜套装配方法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装配方法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装配方法科学适用,且能延长使用寿命的一种船尾轴与管铜套加工装配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尾轴与管铜套加工装配的方法,其特征是:
①将加工完成后的船尾轴清洗干净,在其内孔与管铜套的相应配合面的表面上摸上润滑机油;
②将管铜套按原加工方法加工成形,其外径尺寸加工成比原拟定的尺寸单边大0.01~0.6毫米;
③将管铜套放入冰块中间或冷冻室内,使其降温到零下4~20度,后恒温20~30分钟;
④取出管铜套,嵌入到船尾轴内孔的相应位置上。
所述的铜轴套其外径尺寸加工成比原拟定的尺寸单边大0.01~0.6毫米,是依据船尾轴内孔的大小而确定的,一般对应于内孔直径Φ200~Φ400的船尾轴。
所述的装配是在常温状态的车间中进行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发明利用了热胀冷缩的最普通原理,将其引用到船尾轴与管铜套之间的装配之中,这样既可以使管铜套的外径比原外径大,又能顺利且牢固地安装在船尾轴内孔中。因此,本发明的装配方法不仅简单,而且操作简便,且比原方法装配的能提高使用寿命2~3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有一根内径为305mm的船尾轴,其加工尺寸为船尾轴内径为管铜套外径为
①将加工完成后的船尾轴清洗干净,在其内孔与管铜套的相应配合面的表面上摸上润滑机油;
②将管铜套按原加工方法及加工尺寸;
③将管铜套放入冷冻室内,使其降温到零下12度,后恒温30分钟;
④取出管铜套,嵌入到船尾轴内孔的相应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长兴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长兴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03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舱医院信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套筒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