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预塑性天然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80306.9 | 申请日: | 2010-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4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军;杨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A61L27/54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西安专利中心 61001 | 代理人: | 任越 |
| 地址: | 710048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塑性 天然 修复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预塑性天然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有煅烧骨颗粒,其特征在于,是将煅烧骨颗粒与骨胶原溶液混匀后,经低温冻干制备而成;所述的骨胶原溶液中加有促进骨形成的蛋白和生长因子;通过调整骨颗粒与骨胶原的质量比改变骨修复材料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煅烧骨颗粒制备
1)去除有机质:将动物股骨或椎骨的松质骨去除表面软组织,机械粉碎成粒径1~5mm大小的碎骨块,用纯水清洗;以碎骨块2倍体积的乙醚溶液震荡清洗20分钟,再用浓度为0.5~2g/L的胰酶溶液消化1~3天,用纯水清洗后在1M尿素溶液中搅拌清洗6小时,接着在1M的NaOH溶液中超声波处理2~4小时,每0.5~1小时更换NaOH溶液,纯水清洗至中性,37℃干燥12小时;
2)煅烧并制备骨颗粒:将干燥后的碎骨块置于马弗炉中,升温到500~900℃后恒温煅烧2~6小时,自然降温后粉碎为粒径0.1~0.5mm的颗粒;
步骤二、配制骨胶原缓释溶液:将骨胶原用1%浓度的乙酸溶液配制成5~40mg/ml的骨胶原溶液,在其中加入骨形态发生蛋白50~200μg/ml,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5~20ng/ml;
步骤三、骨胶原与煅烧骨颗粒复合:调整骨胶原溶液的pH值至7.4;按骨颗粒与骨胶原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9~2∶1的比例,将制备好的煅烧骨颗粒加入骨胶原溶液中,充分混匀,在37℃条件下放置,待骨胶原溶液凝固后,放入-80℃环境预冻半小时,再经低温真空冻干骨胶原与煅烧骨复合材料,得到块状天然骨修复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030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架整灯老化检测线
- 下一篇:多功能综合特性测试台检验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