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着色组合物、滤色器和彩色液晶显示元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80278.0 | 申请日: | 2010-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3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古贺康行;龙恭一郎;吉田伸;今村芳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JSR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3F7/004 | 分类号: | G03F7/004;G03F7/027;G02B5/20;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左嘉勋;顾晋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着色 组合 滤色器 彩色 液晶显示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着色组合物、滤色器和彩色液晶显示元件,更具体地,涉及对于透射型或反射型的彩色液晶显示元件、彩色摄像管元件、有机EL显示元件、电子纸张等中使用的滤色器有用的着色层的形成中使用的着色组合物、具有使用该着色组合物形成的着色层的滤色器和具有该滤色器的彩色液晶显示元件。
背景技术
作为使用着色放射线敏感性组合物形成滤色器的方法,已知在基板上或预先形成了所希望的图案的遮光层的基板上形成着色放射线敏感性组合物的涂膜,通过具有规定图案的掩模照射放射线(以下称为“曝光”),进行显影,将未曝光部溶解除去,然后进行后烘烤,从而得到各色的像素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此外,还已知使用着色树脂组合物采用喷墨方式得到各色的像素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以往,形成着色放射线敏感性组合物的涂膜时,使用了旋涂机、狭缝-旋涂机。但是,近年来,为了谋求着色放射线敏感性组合物的省液化,应对基板尺寸的大型化,使用无旋转机构的缝模涂布机成为了主流。
作为适合无旋转机构的省液涂布机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例如,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含有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等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但是,使用缝模涂布机形成涂膜时,存在在支持基板的销周边的涂膜产生由微小的凹凸构成的不均的问题,以往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不能解决该问题。
另一方面,为了应对近年来对于彩色液晶显示元件的高色纯度化的要求,着色剂在着色组合物中所占的含有比例倾向于越来越高。要使用该着色组合物在有高低平面差的大型基板上形成涂膜时,涂膜的膜厚变得不均匀的问题显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445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5320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31070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1265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着色组合物,该着色组合物即使在采用了缝模涂布法作为涂布方法时,也能够形成不产生由微小凹凸构成的不均的平坦涂膜。此外,本发明还提供着色组合物,该着色组合物即使在形成色纯度高的像素时也能够形成平坦性优异的像素。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具有由上述着色组合物形成的着色层的滤色器以及具备该滤色器的彩色液晶显示元件。
鉴于该实际情况,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着色组合物中含有特定的氟系表面活性剂,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着色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A)着色剂、(B)粘结剂树脂、(C)多官能性单体和(D)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为“表面活性剂(D)”),而且(A)着色剂的含有比例在不挥发成分中为20~70质量%。
(式(1)中,R1~R4相互独立地表示C6F11-、C9F17-、C9F17-O-C6H4-CO-或氢原子,但是,它们中的至少1个为C6F11-、C9F17-或C9F17-O-C6H4-CO-,A相互独立地表示亚乙基或亚丙基,a~d相互独立地表示0-30的整数,但是,a~d的合计为2-50,n为0或1。)
此外,本发明提供具有使用该着色组合物形成的着色层的滤色器和具备该滤色器的彩色液晶显示元件。其中,所谓“着色层”意味着用于滤色器的各色像素、黑底等。
使用本发明的着色组合物形成的着色层的平坦性极其优异。
因此,本发明的着色组合物可以很好地用于制作以彩色液晶显示元件用滤色器、固体摄像元件的色分解用滤色器、有机EL显示元件用滤色器、电子纸张用滤色器为代表的各种滤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着色组合物
以下对本发明的着色组合物的构成成分进行说明。
-(A)着色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SR株式会社,未经JSR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0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艺设备、管道上的通用型取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胶带保持力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