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铜B30防腐蚀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9834.2 | 申请日: | 201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2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徐群杰;蔡希宏;时士峰;云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学院 |
主分类号: | C23C22/52 | 分类号: | C23C22/52;C23C22/40;C23C22/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铜 b30 腐蚀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白铜B30的防腐蚀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金属基体上构建疏水表面是近年来表面防护技术的一个新兴领域。白铜B30因其优异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舰船的冷凝器管、海水淡化处理设备的管道系统及滨海发电厂的热交换器等。然而铜由于表面能较高,水分子易吸附聚集,在不同应用环境中随着时间的延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给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在表面制备一层具有疏水性能的保护膜是一种简便有效防止腐蚀发生的途径。疏水表面用于金属材料上,可以起到自清洁、抑制表面腐蚀和表面氧化以及降低摩擦系数的效果。疏水性是固体表面的重要特性之一,通常用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来表征。通过一定的方法使金属表面由亲水转变为疏水甚至超疏水态,在金属防腐蚀领域以及现实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缓蚀剂也是一种常用的防腐蚀措施,在腐蚀环境中加入少量的缓蚀剂就能和金属表面发生物理化学作用,从而显著降低金属材料的腐蚀。缓蚀剂在使用中无需专门设备、无需改变金属构建的性质,具有经济、适应性强等优点,因而被广泛用于工业各过程的腐蚀与防护。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缓蚀剂的开发和应用越来越受环境保护的重视,无毒无公害、可生物降解、绿色化和环境友好性成为其发展趋势。
目前,金属疏水表面的制备法存在设备和药品昂贵、加工时间长、操作复杂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一种简单有效的疏水处理方法在白铜B30的金属表面获得疏水性耐腐蚀表面,再联合应用缓蚀剂防腐,从而提高白铜B30的耐腐蚀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白铜B30的防腐蚀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配置浓度为3~10%H2O2水溶液和0.05~2%硬脂酸乙醇溶液,将清洁处理后的白铜B30依次浸入浓度为3~10%H2O2水溶液15~60min和0.05~2%硬脂酸乙醇溶液中10~60min,在铜基材上获得具有疏水性的耐腐蚀性表面;
(2)经上述步骤处理的白铜B30与浓度为0.02~0.2g/L的Na2WO4缓蚀剂复合使用。
一种白铜B30的防腐蚀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清洁处理后的白铜B30在浓度为5%H2O2溶液中浸泡30min,然后再浓度为0.1mol/L的硬脂酸乙醇溶液中浸泡30min,在铜基材上获得具有疏水性的耐腐蚀性表面;
(2)经上述步骤处理的白铜B30与浓度为0.1g/L的Na2WO4缓蚀剂复合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无需昂贵设备和药品,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加工时间短,安全可靠,而且环境友好、无污染。本发明处理过的白铜表面具有明显的疏水性,其与水的接触角达到113.82°,电化学测试表明经疏水处理后白铜B30的极化电阻大大增大,腐蚀电流大大减小,再与钨酸钠联合使用后缓蚀效率可达88.85%,耐腐蚀性显著提高。本发明可广泛应用在电力、造船、机械、建筑等国民生产生活的重要部门,有广阔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不同时间5%H2O2氧化后经0.1mol/L硬脂酸溶液中处理1h的白铜B30电极分别在3%NaCl溶液中浸泡30min后的Nyquist图;
图2,不同浓度H2O2氧化30min后经0.1mol/L硬脂酸溶液中处理1h的白铜B30电极分别在3%NaCl溶液中浸泡30min后的Nyquist图;
图3,5%H2O2氧化30min后经不同时间0.1mol/L硬脂酸溶液中处理的白铜B30电极分别在3%NaCl溶液中浸泡30min后的Nyquist图;
图4,5%H2O2氧化30min后经不同浓度硬脂酸溶液中处理30min的白铜B30电极分别在3%NaCl溶液中浸泡30min后的Nyquist图;
图5,未处理与最佳方案疏水处理后的白铜B30电极分别在3%NaCl溶液中浸泡30min后的Nyquist图;
图6,未处理与最佳方案疏水处理后的白铜B30电极分别在3%NaCl溶液中浸泡30min后的极化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学院,未经上海电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98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式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芯片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