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79508.1 | 申请日: | 2010-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2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诚;谢志勇;崔博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3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结构,特别是涉及提升光穿透率的液晶显示结构。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技术中,为了使液晶分子达到快速反应与广视角的需求,必须令液晶分子在多个区域呈现不同方向的倾倒排列,也就是多区域配向。
图1为现有液晶显示结构的剖视图。液晶层5设置在薄膜晶体管(TFT)基板6与彩色滤光片(CF)基板9之间。TFT基板6包括玻璃基板8、电极层2与配向层3,其中电极层2设置在玻璃基板8上,配向层3设置在电极层2上。CF基板9包括玻璃基板7、电极层2与配向层4,其中电极层1设置在玻璃基板7上,配向层4设置在电极层1上。
图2与图3分别显示配向层3、4的配向方向。图4显示液晶层5中的液晶分子的液晶倾倒方向。请参照图2与图3,配向层3有两个垂直相差180度的配向方向的配向区域,配向层4有两个水平相差180的配向方向的配向区域,这会造成液晶层5中的液晶分子具有四个区域的配向效果(图5中的实线箭头表示液晶分子尚有介于配向层3、4的配向方向之间的其他液晶倾倒方向),亦即造成四个液晶倾倒区域。
图5显示电极层1与电极层2的俯视图。请参考图5,在现有技术中,配向层3、4会搭配使用无开口的电极层1与电极层2。
然而,在施加电压操作具有电极层1、2、配向层3、4的液晶显示结构的过程中,配向层3、4的配向方式会造成配向区域的交界处的十字暗纹,此外,受到电极层1、2的边缘电场(fringe field)的影响,每个配向区域的一侧边也会有边界暗纹,如图6所示,因此液晶显示结构的光穿透率低,例如约27.48%。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结构,其暗纹较少,并具有较高的光穿透率。
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结构。液晶显示结构包括液晶层、第一配向层、第一电极层、第二配向层与第二电极层。第一配向层位于液晶层上方。第一配向层至少包括第一配向区域与第二配向区域。第一配向区域具有第一配向方向。第二配向区域具有第二配向方向。第一电极层位于液晶层上方。第二配向层位于液晶层下方。第二配向层至少包括第三配向区域与第四配向区域。第三配向区域具有第三配向方向。第四配向区域具有第四配向方向。第一配向方向、第二配向方向、第三配向方向与第四配向方向不同。第二电极层位于液晶层下方。第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至少其中之一包括基材与多数个开口,并至少包括第一电极区域、第二电极区域、第三电极区域与第四电极区域。第一电极区域、第二电极区域、第三电极区域与第四电极区域的交界处对应第一配向区域与第二配向区域的交界处,并对应第三配向区域与第四配向区域的交界处。开口配置在第一电极区域、第二电极区域、第三电极区域与第四电极区域的交界处。或者,开口配置在第一电极区域、第二电极区域、第三电极区域与第四电极区域中,且第一电极区域的开口的方向介于第一配向方向与第三配向方向之间,第二电极区域的开口的方向介于第二配向方向与第三配向方向之间,第三电极区域的开口的方向介于第一配向方向与第四配向方向之间,第四电极区域的开口的方向介于第二配向方向与第四配向方向之间。
本发明也提出一种液晶显示结构。液晶显示结构包括液晶层、第一配向层、第一电极层、第二配向层与第二电极层。第一配向层位于液晶层上方。第一配向层至少包括第一配向区域与第二配向区域。第一配向区域具有第一配向方向。第二配向区域具有第二配向方向。第一电极层位于液晶层上方。第二配向层位于液晶层下方。第二配向层至少包括第三配向区域与第四配向区域。第三配向区域具有第三配向方向。第四配向区域具有第四配向方向。第一配向方向、第二配向方向、第三配向方向与第四配向方向不同。第二电极层位于液晶层下方。第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至少其中之一包括基材与多数个开口,并至少包括第一电极区域、第二电极区域、第三电极区域与第四电极区域。第一电极区域、第二电极区域、第三电极区域与第四电极区域的交界处对应第一配向区域与第二配向区域的交界处,并对应第三配向区域与第四配向区域的交界处。开口配置在第一电极区域、第二电极区域、第三电极区域与第四电极区域的交界处,且开口呈十字形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95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体的喷涂有机铝的表面处理方法
- 下一篇:电子显微镜中的光学探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