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十字路口全方位全双层立交桥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78728.2 | 申请日: | 2010-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9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董国伟;董婷婷;董娜;董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兰田 |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十字路口 全方位 双层 立交桥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架设桥梁的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十字路口全方位全双层立交桥。
二、背景技术:
进入汽车时代,城市道路路口的多向交替通行方式,已经成为影响行车速度和行车速率,造成道路壅塞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症结,解决这些症结的最佳方案首推立交桥。但现有技术下的立交桥多采用多层叠压和大回旋绕行方式实现,这些方式的立交桥因其高差大,坡道长,占用面积大,对周边环境影响广等原因,使最需要提高通行速率而又缺乏空间弹性的城市中心区、闹市区、景观区无法采用或很难采用。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和矛盾,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易于识别行车路线,占用面积和空间少的十字路口全方位全双层立交桥。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十字路口全方位全双层立交桥,其结构包括横向车道、竖向车道、行车道、直通高架桥和左向转弯高架桥,其特征是直通高架桥与左向转弯高架桥相互无投影交叉,高架桥两端上、下坡道引桥及直桥部分与地面行车道平行并行,左向转弯高架桥通过弧形或S形转弯完成转向或跨越地面车道。
所述的十字路口全方位全双层立交桥,其左向转变高架桥的入口与出口可设置于顺向行车道内侧或顺向行车道外沿。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十字路口全方位全双层立交桥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横向车道1、竖向车道2、行车道3、直通高架桥4、左向转弯高架桥5。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十字路口全方位全双层立交桥作以下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的十字路口全方位全双层立交桥是由横向车道1、竖向车道2、行车道3、直通高架桥4和左向转弯高架桥5组成,竖向车道2的内侧双向四路行车道3在十字路口两侧隆起高架,形成直通高架桥4、跨越横向车道1,完成十字路口的直通立交。横向车道1的左向转弯高架桥分别在十字路口的前置位置内侧行车道3隆起高架,在十字路口前做弧形转弯、跨越逆向行车道3前行,至竖向车道2的直通高架桥4前方作S形转弯,跨越竖向车道2落地斜向并入顺向行车道3,竖向车道2的左向转弯高架桥6分别在十字路口的前置位置行车道3外沿隆起高架,在横向车道1的左向转弯高架桥6出口前S形转弯,跨越竖向车道2沿横向车道1的左向转弯高架桥6外侧前行,至十字路口弧形转弯前行,至横向车道1的左向转弯立交桥6入口前S形转弯跨越横向车道1前行,下坡落地斜向并入顺向行车道3。
因十字路口及周边可供使用面积及空间环境不同,按附图1架设有困难或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可调整左向转弯高架桥入口,出口位置,设置于顺向行车道3内侧或顺向行车道3外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立交桥全方位全双层,对城市道路及景观的视野通透影响小,燥音传播范围小,车辆过桥爬坡低,绕道短,节约动能,结构简单统一便于识别行车线路,消除了平面十字路口各方向交替通行,大大提升路口通行速率,特别是因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尤其适用于最需提高通车速率又缺乏空间弹性的城市中心区、闹市区、景观区十字路口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节地、节能、环保、技术含量低、架设方便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兰田,未经董兰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87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栓地能防冻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纯度降胭脂树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