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炼焦煤料的干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77082.6 | 申请日: | 201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6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鲍俊芳;薛改凤;魏松波;常红兵;陈鹏;易晓东;詹立志;张前香;王宏耀;宋子逵;李立军;谢传斌;项茹;张雪红;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7/10 | 分类号: | C10B57/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煤 干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行业的炼焦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炼焦煤料的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钢铁工业产能规模的扩大,优质炼焦煤资源越来越紧缺;同时国家环保法规日益严格也使得企业节能环保的意识逐渐加强,因此,煤调湿技术也就越来越在焦化行业得到应用和推广。
根据前期研究结论可知:将炼焦煤料的水分干燥至2%以下对节约优质炼焦煤资源、提高焦炭质量和产量以及节能均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目前国内一些焦化厂利用焦炉炼焦所产生的烟道废气对入炉煤料进行调湿,但由于受主体工艺烟道废气量和温度的限制,炼焦煤料的水分只能被干燥至8-9%,节约优质炼焦煤资源、提高焦炭质量以及节能的效果均不明显;山东某焦化厂利用烟道废气对入炉煤料进行调湿,在调湿的同时采用自行开发的双区域两段移动隔板式大型流化床对煤料进行分级,同样受主体工艺烟道废气量和温度的限制,炼焦煤料的水分也只能被干燥至8-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将炼焦煤料的水分干燥至2%以下的炼焦煤料干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炼焦煤料的干燥方法,它包括两级干燥过程,其中第一级干燥过程中将炼焦煤料风选分级为第一种粒径、第二种粒径和第三种粒径的三种粒径,分离出的所述第一种粒径和第二种粒径的炼焦煤料在第一级干燥后混合破碎,再重新进行第一级干燥,第三种粒径的炼焦煤料在第一级干燥后再进行第二级干燥;第二级干燥过程将炼焦煤料的含水量干燥至2%以下。
所述第一级干燥利用焦炉烟道废气进行加热干燥;所述第二级干燥利用干熄焦发电机组的余压蒸汽或焦炉上升管的余热蒸汽对第三种粒径的炼焦煤料进行加热,再利用焦炉烟道废气带走水蒸气以起到干燥效果。
所述第一级干燥过程中,先将第一种粒径的炼焦煤料分离出,继续第一级干燥的过程中再分离出第二种粒径的炼焦煤料。
所述第一种粒径为大于5mm,所述第二种粒径为3-5mm,所述第三种粒径为小于3mm。
所述第一级干燥过程将炼焦煤料的水分干燥至9%以下。
所述第一级干燥与第二级干燥中焦炉烟道废气携带水汽与粒径小于0.3mm的粉煤经布袋除尘器收集后,到成型装置进行成型。
本发明在进行第一级干燥的时候分先后将粒径大于5mm和在3mm到5mm之间的炼焦煤料风选分级选出,不仅使炼焦煤料的粒度分级效果更好,而且防止一次性分离会堵塞出料口。并且,本发明利用焦炉烟道废气作为第一级干燥的加热干燥介质,干熄焦发电机组的余压蒸汽或焦炉上升管的余热蒸汽和焦炉烟道废气作为第二级加热干燥介质,充分利用了焦化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余热,充分节省了能源,干燥效果也很好,使炼焦煤料在经过两级干燥后水分可以干燥至2%以下。此外,对于粒径过小的粉煤颗粒,本发明也通过布袋除尘器收集后到成型装置成型,改善了粉煤的结焦性能,同时解决了粉煤的扬尘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1.鼓风机、2.储煤槽、3.带刮板流化床、4.出料口、5.破碎机、6.连接管道、7.干燥煤储槽、8.布袋除尘器、9.内加热流化床、10.二级干燥进气管、11.一级干燥进风阀门、12.二级干燥进风阀门、13.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70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