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建筑集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76345.1 | 申请日: | 2010-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3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袁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数字智能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建筑 集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信息管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建筑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上尚未有完整的强制性的关于楼宇设备管理系统(BMS)的设计与施工的标准,其主要原因是世界上的建筑物设备工程因地域、传统、能源、标准等差异,建筑设备的系统设计方案有很大的不同,以及涉及专业多,规划、施工、调试周期长,要求特殊的工程,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而且很多都是非技术性的因素,诸如管理、工程、用户需求等因素。因此针对楼宇设备管理系统(BMS),其设计方法也会有较大的不同。
传统的楼宇设备管理系统也叫楼宇自控系统(BAS),作为最早和目前应用最广的楼宇设备管理系统,BAS的主要作用仅仅是监控大楼内的机电设备,依靠软件支持下的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数据分析、逻辑判断和图形处理,对整个大楼的机电设备作出集中监测和控制;通过编程及时启停各有关设备,使机电设备按照时间或者预先设定程序进行运转,在节省大楼能耗的同时又可以节约运营单位的运营成本。
当今的系统集成,要求是网络化的集成,而不再以处理器或服务器为中心。计算机环境也正从Client/Server逐步向Browser/Server和Client/Network的方向发展。集成系统的开发也不再是面向过程,而是面向对象,密切结合应用需求,强调综合性总集成。从信息交互角度来看,已经从简单的状态信息组合和基于监控的处理,发展到基于内容的处理和融合,以及基于虚拟和多媒体技术的人机接口。
因此,需要开发设计一种智能建筑集成系统(简称BMS),它是在应用层上对整个智能楼宇各个弱电及计算机子系统进行信息集成的平台,这个信息集成有三个层次的概念:
信息汇总:就是将各个弱电子系统(如BA、FA、SA、机房系统等)和已有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如智能卡系统等)的数据采集并且汇总在一起,使原来分散的、孤立的信息可以集中在同一个界面下进行浏览和监控。
信息共享:在信息汇总的基础上,将相关的数据沉淀下来,保存在一个集中的数据库中,便于各个系统间的数据调用。
信息互动:实现子系统间的互动,也就是系统联动。如BA与FA之间、FA与门禁之间、SA与BA之间等等。
除标准建筑管理功能外,该系统还提供节能和“绿色”生态循环等建筑优化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智能建筑集成系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现了整个大楼的信息和资源共享,从而达到最佳的管理水平,为使用者提供绿色、全面、高质量、安全、舒适和快捷的服务。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建筑集成系统,它为二级网络结构,第一级为管理层网络,包括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内设中央工作站,中央工作站系统由服务器、工作站、显示器及打印机组成,直接连接以太网,所述管理层网络为总线型的网络拓扑结构;第二级为监控层网络,包括各协议网关、直接式数字控制器、I/O模块、采集现场信号的传感器以及执行机构和阀门,所述监控层网络为现场总线控制网络;
所述集成系统还包括对建筑内所属的照明设备进行智能控制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过MODBUS-RTU协议与所述集成系统进行通讯连接;
所述集成系统还包括空调和送排风系统,通过Modbus协议的RS485通信接口连接所述集成系统;
所述集成系统还包括给排水和水处理系统,连接所述集成系统。
所述智能建筑集成系统还包括对电梯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报警以及能量回馈情况进行监测的电梯系统,通过MODBUS-RTU协议与所述集成系统进行通讯连接。
所述智能建筑集成系统还包括对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并对环境污染及污水处理水质进行监测的水处理系统,连接所述集成系统。
所述智能建筑集成系统还包括收集太阳辐射能把水加热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连接所述集成系统。
所述智能建筑集成系统还包括光伏和风力发电系统,连接所述集成系统。
所述智能建筑集成系统还包括外遮阳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集成系统。
所述智能建筑集成系统还包括楼宇能源管理系统,连接所述集成系统。
本发明的智能建筑集成系统(简称BMS)是一个开放、安全、统一的平台,将大楼的楼宇自动控制系统(BA)、消防监控系统(FA)、安保系统(SA)以及一卡通系统等各个弱电子系统进行统一的监测和管理,实现必要的联动控制,真正实现整个大楼的信息和资源共享,从而达到最佳的管理水平,为使用者提供绿色、全面、高质量、安全、舒适和快捷的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建筑集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数字智能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数字智能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63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一动态页面周期产生不同基调颜色静态网页的方法
- 下一篇:动态数据聚类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