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的3D显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75642.4 | 申请日: | 2010-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6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志;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 |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44266 | 代理人: | 陈琳 | 
| 地址: | 51805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3D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与普通2D画面显示相比,3D技术可以使画面变得立体逼真,图像不再局限于屏幕平面,仿佛能够走出屏幕外面,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尽管3D显示技术分类繁多,不过最基本的原理是相似的,就是利用人眼同一时间接收不同的画面,然后大脑经过对图像信息进行叠加重生,构成一个具有前—后、上—下、左—右、远—近等立体方向效果的影像。
虽然人们已经清楚了产生3D视觉效果的原因,但3D技术的应用还比较局限,因为其实现方法比较复杂,目前只能在电影院才能够看到。还没有一种技术可使用户在小小的移动终端上,能够随时随地的观看具有3D显示效果的视听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3D显示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3D显示装置,包括移动终端的普通显示部件,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块或多块位于普通显示部件之上,与普通显示部件之间存在一定间隔的透明显示部件,所述的普通显示部件和透明显示部件为一整体。所述的间隔距离为适合用户感觉立体图像的距离;
更具体的,以上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的3D显示装置,所述的普通显示部件和透明显示部件分别具有单独输入的控制信号和显示信号。可以单独控制不同的显示部件是否工作,或控制两块或多块显示部件在同一时间显示不同的内容。
更具体的,以上所述的普通显示部件和透明显示部件为LCD或LED。
实施本发明的一种移动终端的3D显示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可使移动终端利用简单的技术手段产生明显的3D效果,给用户身临其境的感受,使移动终端的用户随时随地观看3D影像。同时,由于不同显示设备均可由系统单独控制,在不需要观看3D显示的内容时,可关闭掉透明显示设备,使移动终端进行普通显示。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的3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的3D显示装置实施例显示部件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的3D显示装置实施例3D显示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的3D显示装置实施例3D显示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的3D显示装置普通部件单独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的3D显示装置的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种移动终端的3D显示装置的实施例中以只有两块LCD组合进行举例说明,包括移动终端的普通显示部件10,还包括一块位于普通显示部件10之上,与普通显示部件10之间存在一定间隔的透明显示部件20。所述的普通显示部件10和透明显示部件20为一整体,两个显示部件之间的间距为适于用户感觉立体图像的间距;
所述的普通显示部件10和透明显示部件20为LCD。普通显示部件10和透明显示部件20分别具有单独输入的控制信号和显示信号。可以单独控制不同的LCD是否工作,如图5所示,只有普通显示部件在工作。或如图2所示,控制两块LCD在同一时间显示不同的内容。
移动终端软件根据3D显示原理,在同一时间控制两个LCD显示不同的信号,让两个显示部件呈现不同的内容,如图3所示,人眼接受后,大脑对不同的图像信息进行叠加重生,构成一个具有前—后、上—下、左—右、远—近等立体方向效果的影像;
例如,如图4所示,移动终端要显示一个影像,内容为金鱼在水里游泳,普通的显示部件10显示一只在游动的金鱼,上方的透明显示部件20,显示在流动的水纹和与下方的普通显示部件10上的金鱼保持重影的金鱼,这时,用户在观看时,与人眼距离不同的两个LCD显示的内容,就呈现出3D的图片效果;
综上所述,如本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了解的,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的构思所做的改变或修饰,皆应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桑菲消费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56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