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P3智能检错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4640.3 | 申请日: | 201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6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符运河;郑灼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荣集成电路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20/18 | 分类号: | G11B20/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p3 智能 检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MP3智能检错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音频压缩技术的日益发展和网络的普及,MP3(MPEG Audio Layer III)格式的音频文件以其压缩比高、音频失真度低和开放性好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MP3文件的一般结构如图2所示,由MP3标示3(ID3tag)和帧数据组成,其中ID3 tag数据是可选的,MP3文件的音频数据都是靠一连串的数据帧通过解码后输出的。MP3文件由MP3帧组成,每个MP3帧的播放时间是固定的,但MP3帧的数据大小不一定固定。通常MP3文件分两种:恒定比特率(CBR)和可变比特率(VBR),其中CBR是恒定帧大小的MP3文件,组成CBR的每一个MP3帧数据大小是相同;VBR是变帧数据大小的MP3文件,组成VBR的每一个MP3帧的数据大小不一定相同。
MP3文件在解码过程中,如果碰到误将ID3tag识别为MP3帧数据或将有数据损坏的MP3帧进行解码播放的话,将会带来一些错误数据帧的噪声,因此正确识别MP3帧是否有错误是非常有用的,可以跳过音频数据损坏的帧,播放正常的MP3帧数据。MP3文件的MP3帧包含帧头信息及帧音频数据,其中帧头信息如图3所示,由32bit数据+16bit错误检查数据组成,其中16bit错误检查数据是可选的,当保护位为0时,则没有16bit错误检查数据。
专利ZL03103557.4提出一种通过16bit错误检查来判断MP3帧是否正确,如图1的流程图所示,但对于一些没有16bit错误检查位的MP3文件,也就是没有CRC保护机制位的MP3文件其并没有进行检查,而直接将送给解码器解码输出音频数据,这样潜在将错误帧数据传送给MP3解码装置,解码输出噪音数据。因此对于没有16bit错误检查位的MP3文件,同样需要对其帧数据进行检错才能完全避免解码错误的MP3帧数据带来的噪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在播放MP3文件时的智能检查帧错误的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于16bit的错误校验位检查数据,而是根据MP3文件本身数据帧的帧头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来识别当前MP3帧是否正确,完全避免解码错误的MP3帧数据带来的噪音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智能检查帧错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查找帧同步头;
(2)解析当前帧的帧头信息,根据帧头信息计算出下一帧数据的位置并解析出所述下一帧数据的帧头信息;
(3)比较当前帧与所述下一帧数据的识别信息是否一致,所述识别信息为每一帧的帧头信息中的固定信息;
(4)若当前帧与所述下一帧数据的识别信息相同,则对当前帧数据进行MP3解码输出音频数据;否则返回步骤(1)。
如图3所示,上述方法中所述帧头信息按顺序解析依次为帧同步头、标识、音频层、保护位、比特率索引、采样率索引、填充位、私有位、模式、模式扩展、版权、原始、加强,其中如果保护位的数值为1时,则还包括错误校验位。
进一步,所述帧头信息中的固定信息包括帧同步头、标识、音频层、保护位和采样率。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计算下一帧数据的位置的步骤包括:首先计算当前帧的长度,当前帧地址加上当前帧的长度即为下一帧数据的位置,所述当前帧的长度为对(144×比特率/采样率)+填充位值所得的值进行取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MP3文件数据帧的帧头信息中的错误校验位是可选的,即当保护位为0时,则没有错误检查数据;如果根据CRC保护机制进行检错解码输出的话,此种情况会直接送给解码器解码输出音频数据,形成噪音数据,而本发明完全克服了此缺陷,利用数据帧本身帧头信息对两帧数据进行对比,来判断当前数据帧的正确性,进而送给解码器解码输出音频数据或者跳过,避免对错误的MP3帧数据解码所带来的噪音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专利ZL03103557.4所涉及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MP3文件的结构图;
图3是MP3的帧头信息及所占的比特数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MP3智能检错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的具体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荣集成电路科技(珠海)有限公司,未经建荣集成电路科技(珠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46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环以太网及其保护方法
- 下一篇:一种隔热油管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