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热防紫外辐射浮法绿玻璃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74431.9 | 申请日: | 2010-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1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 发明(设计)人: | 董清世;冷雪峰;赵建军;曹百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义超薄玻璃(东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C3/095 | 分类号: | C03C3/095;C03C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93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热 紫外 辐射 浮法绿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法玻璃制,尤其涉及一种吸热防紫外辐射浮法绿玻璃。
背景技术
玻璃作为一种透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等行业,玻璃技术已经完全渗入到了汽车行业之中,成为汽车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对于汽车的挡风玻璃,前侧窗和后窗,国际上一般规定可见光透射率大于70%,欧洲对汽车挡风玻璃要求更高,要求可见光透射率大于75%,并且要求玻璃的总太阳能透射率尽可能低。目前国内公知技术所能生产的A绿玻璃等,玻璃的总太阳能透射率偏高。表一是几种市面上常见绿玻璃的可见光透射率及总太阳能透射率对比。
表一
根据目前国内浮法玻璃生产的公知技术,生产强吸收紫外辐射浮法玻璃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要生产可见光透射率大于70%的吸热防紫外辐射浮法玻璃,利用现有公知技术则是很难办到的。
一般浮法生产线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生产绿玻璃时玻璃中的二价铁离子仅占引入玻璃中总铁的22%~25%,要提高玻璃中的Fe2+%,如控制不当会将玻璃着色成琥铂色,而大大降低玻璃的可见光透射率。如果依靠向玻璃中大量加入氧化铁来提高玻璃中Fe2+离子的含量,则同样会降低玻璃的可见光透射率,并且使玻璃被着色成黄绿色而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吸热防紫外辐射浮法绿玻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吸热防紫外辐射浮法绿玻璃,包括玻璃基础组分和着色组分,所述着色组分含0.7~1.0%总铁Fe2O3及FeO,0.2~0.3%FeO,0.1~0.3%TiO2,0~0.1%CeO2,0~0.001%CoO,0~0.0005%Se,其中百分数为玻璃总质量的百分比;且4~5mm厚度范围,该玻璃的可见光透射率大于或等于73%,总太阳能透射率小于或等于46%、总太阳红外线透射率小于或等于26%,总太阳紫外线透射率小于或等于18%。
所述玻璃基础组分含SiO2 71~73%、R2O 13~15%、CaO 8~10%、MgO 3~5%、Al2O3 0~2%及SO3 0~0.5%。
FeO与总铁的质量比为0.26~0.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义超薄玻璃(东莞)有限公司,未经信义超薄玻璃(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44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