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伸成形机用万向推拉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73822.9 | 申请日: | 201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7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哲;韩奇钢;冯朋晓;蔡中义;阎雪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2/22 | 分类号: | B21D22/22;B21D43/1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王寿珍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伸 成形 万向 推拉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拉伸成形机用万向推拉机构涉及一种用于板类件曲面成形的塑性加工设备,属于机械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拉伸成形机拉形工件时,钳口处板材沿横向基本整体移动;在成形横向曲率较大的工件时,板材横向的拉应力和拉应变分布明显不均匀,易产生不贴模、拉裂或起皱等成形缺陷。为了防止这些缺陷,设备的控制精度要求很高,控制系统的设计复杂,设备价格昂贵;而且拉形用坯料往往需要较大的工艺余量,从而导致材料的利用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拉伸成形机用万向推拉机构,可以使夹钳绕球头联接杆的球形头部自由旋转与摆动,从而使一排多个夹钳形成直线或弧线排列,实现拉伸成形机多个夹钳的柔性控制;使工件在拉形过程中容易贴模,显著提高工件的材料利用率,并实现复杂曲面工件的拉伸成形。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拉伸成形机用万向推拉机构,主要由球头联接杆与联接体组成;球头联接杆的一端具有球形头部,另一端通过螺纹或销轴与相应的联接体联接;球形头部为半球形或圆球形,球形头部直接或通过配合使用的具有半球形凹坑的轴瓦6与夹料架2或拉料机构联接体10联接。
本发明的球头联接杆为一端具有半球形头部的球头联接杆1;当与夹料架2或拉料机构联接体10联接时,半球形头部套装在夹料架2或拉料机构联接体10内,并通过与半球形球面配合的具有半球形凹坑的轴瓦6、与半球形端部配合的环形聚氨酯垫3或圆形聚氨酯垫11和挡板4或球头挡圈7固定。
本发明的球头联接杆为一端具有圆球形头部的球头联接杆8;当与夹料架2或拉料机构联接体10联接时,圆球形头部套装在夹料架2或拉料机构联接体10内,并通过与圆球形根部球面配合的具有半球形凹坑的轴瓦6和与圆球形端部配合的具有半球形凹坑的推力轴瓦9以及挡板4固定。
本发明的球头联接杆采用两个,通过杆类联接体5对称联接组合成双球头联接杆。
本发明的万向推拉机构的长度通过长度可调的杆类联接体12调整。
为了解决传统拉形机存在的横向变形不均匀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拉伸成形机用万向推拉机构,主要由球头联接杆与联接体组成;球头联接杆的一端具有球形头部,另一端通过螺纹或销轴与相应的联接体联接;球形头部为半球形或圆球形,球形头部直接或通过配合使用的具有半球形凹坑的轴瓦6与夹料架2或拉料机构联接体10联接。球头联接杆的使用大幅度增加拉伸成形机夹钳的自由度,夹钳可以绕球头联接杆的球形头部自由旋转与摆动,从而使一排多个夹料机构形成直线或弧线排列。球头联接杆可以为一端具有半球形头部的球头联接杆1;当与夹料架2或拉料机构联接体10联接时,半球形头部套装在夹料架2或拉料机构联接体10内,并通过与半球形球面配合的具有半球形凹坑的轴瓦6、与半球形端部配合的环形聚氨酯垫3或圆形聚氨酯垫11和挡板4或球头挡圈7固定。拉形结束后,利用聚氨酯垫的弹性回复使球头联接杆自动回复至原位。球头联接杆也可以为一端具有圆球形头部的球头联接杆8;当与夹料架2或拉料机构联接体10联接时,圆球形头部套装在夹料架2或拉料机构联接体10内,并通过与圆球形根部球面配合的具有半球形凹坑的轴瓦6和与圆球形端部配合的具有半球形凹坑的推力轴瓦9以及挡板4固定。为有利于球头的摆动与旋转,球头和轴瓦之间可以使用润滑剂润滑。球头联接杆还可以采用两个,通过杆类联接体5对称联接组合成双球头联接杆。两个球头联接杆的组合使用,使拉伸成形机用万向推拉机构的自由度进一步增大,且装配更为方便,更好地应对多品种工件生产的需求。当被拉形的工件长度较小,拉伸成形机的拉料用液压缸行程不够时,万向推拉机构的长度可以通过长度可调的杆类联接体12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拉伸成形机用万向推拉机构,通过球头联接杆与联接体的使用,使其自由度增大且装配更为方便,能够完成夹钳绕球头联接杆的球形头部自由旋转与摆动。万向推垃机构安装在拉伸成形机后,依据多缸液压系统的帕斯卡定理和材料的加工硬化特性以及最小阻力定律,在相同液压力的成排液压缸作用下,使各夹钳沿拉伸方向产生不同的位移量与转角,从而顺应模具曲面的变化而摆动与旋转;保证施加在工件上的加载路径更加合理,工件的拉应力和拉应变的分布更加均匀,容易实现加工件的贴模,减少工件的工艺余量,显著提高工件的材料利用率,实现复杂曲面工件的拉伸成形。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端具有半球形头部的球头联接杆直接与夹料架联接时的截面图。
图2是一端具有半球形头部的球头联接杆通过具有半球形凹坑的轴瓦与夹料架联接时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38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