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环保香烟在审
申请号: | 201010273423.2 | 申请日: | 201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6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何成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成钧 |
主分类号: | A24D1/18 | 分类号: | A24D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84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环保 香烟 | ||
技术领域
中药环保香烟涉及一种环保型香烟,属于以中药为原料的制烟用配制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指出:“全世界每年有400万人死于因吸烟引起的相关疾病”。并提出全球性戒烟!戒烟!!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有三:成隐性一也;烟民的爱好与习惯二也;制烟的经济效益高而无法关闭制烟厂三也。这就是已知技术的不足之处,能改变已知技术不足的正是本发明的特征。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含致癌物质、降低烟叶的毒副作用、有益于人类健康的一种中药环保香烟。
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药环保香烟的香型原料和烟叶原料均由中药成分组成,可制成丁香香型、橘皮香型、八角香型、兰花香型四种环保型香烟。
一种中药环保香烟的各组成成分:中药香型原料成分为丁香、陈皮、大茴香、佩兰组成;中药烟叶原料成分为龙胆草、薄荷、大青叶、枇杷叶组成。
各组成成分的中药属性及功效:
中药香料成分为丁香:性温。温中止痛、降逆、补肾助阳。其香味浓烈而提神,香气长留口中;
陈皮:性温。理气化痰、调中燥湿。橘皮香味皆大欢喜,口留橘香味长;
大茴香:性温。祛痰止痛、理气合胃。八角香味强烈醒脑、甘甜之香,回味无穷;
佩兰:性平。化湿、解暑。兰花的淡雅幽香,口有异味者特别适宜。
中药烟叶成分为龙胆草:性寒。清热燥湿、解毒泻火。
薄荷:性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消肿;
大青叶:性寒。清热解毒、凉血消炎;
枇杷叶:性微寒。清肺化痰、止咳降逆。
从以上中药属性看出中药香料以性温为主;中药烟叶以性寒凉为主。吸本烟不会燥热,而且口感清凉,香味长留亦是本发明的特点之一。
各香型烟组成成分原料的重量比配方如下:
丁香香型烟为丁香∶龙胆草∶薄荷∶大青叶∶枇杷叶=(0.6-1)∶(1.2-1.6)∶(3.6-4)∶(1.6-2)∶(1-1.4);
橘皮香型烟为陈皮∶龙胆草∶薄荷∶大青叶∶枇杷叶=(2.8-3.2)∶(0.4-0.8)∶(3.2-3.6)∶(1-1.4)∶(0.6-1);
八角香型烟为大茴香∶龙胆草∶薄荷∶大青叶∶枇杷叶=(0.4-0.8)∶(0.8-1.2)∶(3.8-4.2)∶(2-2.4)∶(1-1.4);
兰花香型烟为佩兰∶龙胆草∶薄荷∶大青叶∶枇杷叶=(3.6-4)∶(0.6-1)∶(2.6-3)∶(0.8-1.2)∶(0.4-0.8)。
本发明的剂备方法: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由合作开发的厂家提供,不作为权利要求书中的保护内容。
有益效果:吸烟的高温破坏了中药的多数活性成分,少数的活性成分难对人体的呼吸、血液循环、消化、免疫等系统的多种疾病进行治疗。又因为中药传统的煎剂同样是高温煎出来的,没有癌变、毒副作用极小。所以中药烟完全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在此本发明不强调中药烟的治疗功效。但是,中药烟叶代替了有极大毒副作用的烟草烟叶,这就是创新,这就是本发明为人类健康做出的重大创新!
本发明的特点是不含致癌物质、降低烟叶的毒副作用;空气中没有原烟草味,只有各型香味,不会污染空气;不会造成二手烟严重危害他人的健康;不会因吸烟而引起各种相关的疾病;不会燥热,而且口感清凉,香味长留使你身心清爽;同时又维护了烟民的爱好和习惯。本发明真正做到了环境保护而有益于人类。
本发明的最大特征能降低因吸烟而致死的死亡率!经十多位朋友试吸本烟而未受到家人和他人的反对就是证明,证明了本发明是属于环保型香烟,有益于人类健康的香烟。
具体实施方案:
将四种香型烟各组成成分原料的重量比配方中,都取最大值为四个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一:丁香香型烟为丁香∶龙胆草∶薄荷∶大青叶∶枇杷叶=1∶1.6∶4∶2∶1.4。
实施例二:橘皮香型烟为陈皮∶龙胆草∶薄荷∶大青叶∶枇杷叶=3.2∶0.8∶3.6∶1.4∶1。
实施例三:八角香型烟为大茴香∶龙胆草∶薄荷∶大青叶∶枇杷叶=0.8∶1.2∶4.2∶2.4∶1.4。
实施例四:兰花香型烟为佩兰∶龙胆草∶薄荷∶大青叶∶枇杷叶=4∶1∶3∶1.2∶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成钧,未经何成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3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板车前叉片结构及应用其的前叉结构
- 下一篇:手动折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