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单元以及相应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单元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2611.3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2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托夫·德诺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08 | 分类号: | F28F1/08;F28F1/40;F28D7/10;F25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青 |
地址: | 法国勒梅***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单元 以及 相应 热交换器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至少一个内管(17),其具有用于第一流体循环的多个第一纵向内部通道(21),
-中空的外壳(19),其中容纳有所述内管,以及
-至少两个肋壁(19a),设置在所述内管(17)的任一例,所述肋壁与所述内管以及所述外壳接触,以便限定用于第二流体循环的多个第二纵向通道(29),所述第二通道(29)与所述第一通道(21)基本上平行地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7)以板的形式实施,并且在于,所述外壳(19)具有大体的中空平行六面体结构,外壳(19)具有在肋壁(19a)之间延伸的两个侧壁(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中,内管(17)为挤压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中,外壳(19)限定通过挤压成型的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中,外壳(19)利用带制造。
6.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中,肋壁(19a)的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肋(27),所述肋通过肋(27)的平端(50)与内管(17)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中,所述侧壁(51)具有局部变形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中,局部变形部是朝向外壳(19)的内部弯曲的缺口(4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中,缺口(41)在外壳(19)的压缩步骤之前具有“V”形截面,在所述压缩步骤之后,分支接触而具有“U”形形式。
10.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流体的至少一个引入集流箱(31)和至少一个排出集流箱(31),所述集流箱(31)分别包括:
-第一收集器(33),其与第一流体关联,并连接至所述内管(17)的相关联端部(37),
-第二收集器(35),其与第二流体关联,并连接至所述外壳(19)的相关联端部(39),
所述收集器(33,35)以密封的方式分隔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箱(31)在横截面上具有大体为“8”的主形式,所述“8”的第一环(31a)和第二环(31b)分别限定第一收集器(33)和第二收集器(35),所述“8”的共用于两个环(31a,31b)的部分(31c)具有开口,用于一个相关联端部(37,39)通过。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流体的至少一个引入集流箱(31)和至少一个排出集流箱(31),所述集流箱分别包括连接至所述内管(17)的相关联端部(37)的单个收集器(33),用于引入和排出第一流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7)的相关联端部(37)在所述外壳(19)的任一侧凸出。
15.一种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A)在中空的外壳(19)内设置至少一个内管(17),所述内管具有用于第一流体循环的多个第一内部平行纵向通道(21),在所述内管(17)的纵向外表面的任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肋壁(19a),以及
B)压缩所述外壳(19),以减少所述外壳(19)的容积,直至所述肋壁(19a)与所述内管(17)以及所述外壳(19)接触,以便限定第二流体循环的多个第二纵向通道(29),所述第二通道(29)与第一通道(21)基本上平行地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肋壁(19a)通过肋(27)形成在所述外壳(19)的内表面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肋壁(19a)通过肋(27)形成在所述内管(17)的外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雷奥热系统公司,未经法雷奥热系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26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角传感器
- 下一篇:反重力热虹吸热交换器和功率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