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开关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1901.6 | 申请日: | 201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7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爱萍 |
主分类号: | D01H13/16 | 分类号: | D01H13/16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方剑宏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开关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动开关控制装置,具体地说,就是利用断纱检测杆和检测杆转动轴组成一个转动结构,利用断纱检测杆转动的方式来控制气动开关。属于纺织机械中加捻装置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本发明以前,在已有的技术中,气动开关控制常用光电断纱检测仪来完成,其结构复杂,一旦光电探头被灰尘或飞花遮挡,还会产生误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气动开关控制的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简单、紧凑、合理的气动开关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气动开关控制装置,安装于锭子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在连接板上呈左、右设置有供纱线运行的第一导丝轮,第二导丝轮,断纱检测杆一端为固定端,通过检测杆转动轴安装于连接板上,断纱检测杆另一端为活动端搭接于纱线上,断纱检测杆可绕检测杆转动轴转动,气动开关安装在连接板上,气动开关的位置设置于的断纱检测杆下方,气管与气动开关相连。
优选地,气动开关设置在检测杆转动轴的左侧。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方案:一种气动开关控制装置,安装于锭子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在连接板上呈左、右设置有供纱线运行的第一导丝轮,第二导丝轮,断纱检测杆通过检测杆转动轴安装于连接板上,断纱检测杆具有两个活动端,其中一个活动端搭接于纱线上,另一端为与气动开关相碰撞一端,气动开关安装于断纱检测杆的碰撞端上方,气管与气动开关相连。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纱线断掉,断纱检测杆向下转动,并碰撞在气动开关上,将原来关闭的气动开关打开。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未断纱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发生断纱后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气动开关控制装置,安装于锭子10的上方,包括连接板3,在连接板3上呈左、右设置有供纱线1运行的第二导丝轮2,第一导丝轮4,断纱检测杆7一端为固定端,通过检测杆转动轴12安装于连接板3上,断纱检测杆7另一端为活动端搭接于纱线1上,断纱检测杆可绕检测杆转动轴12转动,气动开关6安装在连接板3上,气动开关6的位置设置于的断纱检测杆7下方,以检测断纱检测杆7落下时的状态,气管5与气动开关6相连。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结合图2、图3所示,当锭子10正常工作时,龙带11带动锭子10转动,气圈9经过导纱钩8后,纱线1进入第一导丝轮4和第二导丝轮2后,并继续向前运行。此时,断纱检测杆7搁在纱线1上,断纱检测杆7与气动开关6处于脱离状态,气动开关6关闭。当断纱发生时,断纱检测杆7的活动端即搭接于纱线1的一端,在重力的作用下绕检测杆转动轴12向下旋转,并碰撞气动开关6,气动开关6被打开。从而完成气动开关关和开的控制工作。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图4中,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断纱检测杆7具有两个活动端,其中一个活动端搭接于纱线1上,而另一端为与气动开关6相碰撞一端,气动开关6安装于断纱检测杆7的碰撞端上方,这样,当断纱检测杆7的搭接于纱线1的一端,在断纱时由于重力作用向下运动,其碰撞端向上运动直至碰撞气动开关6,从而完成气动开关关和开的控制工作。
以上实施例仅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权利要求中已有描述,在不改变本发明的前提下所作出的变更和改进,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爱萍,未经朱爱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19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