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蓄能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71422.4 | 申请日: | 201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6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韩玉安;李玉海;谷玉堂;白晓捷;赵志学;孟祥光;高翔;宋瑞宏;刘永贵;窦金永;贾丽;李伟胜;谢从辉;杨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石油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F15B1/04 | 分类号: | F15B1/04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胡海山 |
地址: | 163453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层 压力 测试 蓄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钻井领域随钻测试所用的蓄能器,尤其是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蓄能器。
背景技术:
在油田钻井领域,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在油气勘探的钻井和地质中的得到应用,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可提供实时地层压力数据,作业者可以据此确定压力梯度和流体界面以及实时调整钻井液密度和有效循环密度以优化钻井,有效提高机械钻速,保证井下作业安全。在深层天然气勘探方面、储层和油气解释评价方面有其独到的用途。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分为井下辅助部件、井下测试系统、地面信息接收及处理系统和试验检测仪器四个部分。井下测试系统由上连接筒、整流驱动自控模块、电子筒转换接头、液压控制单元、接线端、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伸缩机构、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压力平衡式油箱、下连接筒组成。而现有的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在井下出现电源及传输故障时,伸出的探头无法回收,造成井下复杂事故的发生,无法保证油源系统的安全,使整套仪器的稳定性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在井下出现电源及传输故障时,伸出的探头无法回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蓄能器。该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蓄能器在井下出现电源及传输故障时,伸出的探头能够迅速回收,防止井下复杂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油源系统的安全性,提高了整套仪器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蓄能器包括阀体和蓄能器筒体,所述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蓄能器还包括一个液压泵、电机、蓄能器活塞杆、蓄能器活塞杆帽、蓄能器活塞以及碟簧;蓄能器筒体通过螺纹与阀体上部相连接,所述蓄能器活塞杆为T形并且置于蓄能器筒体与阀体连接后形成的空腔内,蓄能器活塞杆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在阀体上,蓄能器活塞杆下部滑动连接有蓄能器活塞,蓄能器活塞的下部在阀体内形成密闭的蓄能腔,蓄能腔外开有一条通道,所述通道可与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液压系统的电磁换向阀相连通;蓄能器活塞与蓄能器活塞杆帽之间置有碟簧;蓄能器活塞杆帽上端连接有液压泵,液压泵通过蓄能器活塞杆上油路通道与油箱相连通,液压泵上端连接有电机。
上述方案中的蓄能器活塞与蓄能器活塞杆和阀体上蓄能腔间分别设置有动密封圈,阀体上对应蓄能器筒体内设置有静密封圈;蓄能器活塞杆下部外有台阶。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蓄能器由蓄能器活塞、蓄能器碟簧等在封闭的蓄能器筒体内组成。在井下出现电源及传输故障,原本打至关闭位的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常开电磁阀打至打开位,液压油在碟簧的弹力作用下释放高压液压油,由油路通道11迅速注入探头回收管线,确保伸出的探头回收。所以说该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蓄能器在井下出现电源及传输故障时,伸出的探头能够迅速回收,防止井下复杂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油源系统的安全性,提高了整套仪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能器筒体,2-阀体,3-碟簧,4-蓄能器活塞,5-蓄能器活塞杆,6-蓄能腔,7-通道,8-蓄能器活塞杆帽,9-电机,10-液压泵,11-油路通道,12-动密封圈,13-台阶,14-静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分为井下辅助部件、井下测试系统、地面信息接收及处理系统和试验检测仪器四个部分。井下测试系统结构。井下辅助部件为脉冲发生器和发电机组合,是配合井下测试系统工作的辅助部件,井下测试系统负责完成地层压力的测试并存储和上传数据,地面信息接收及处理系统负责对数据进行接收和处理,试验检测仪器负责对整套仪器进行试验检验、参数设定和故障诊断。
井下测试系统由上连接筒、整流驱动自控模块、电子筒转换接头、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蓄能器、液压控制单元、接线端、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伸缩机构、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压力平衡式油箱、下连接筒组成。整流模块整流给各模块供电,自控模块接收传感器信息并给出动作指令,驱动模块接收自控模块指令控制脉冲发生器产生有规律的泥浆脉冲,液压驱动模块受自控模块控制负责伸缩模块的伸出、测试和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石油管理局,未经大庆石油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14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破渣机的轴承座
- 下一篇:一种紧凑型环保无油空气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