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手表及带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70819.1 | 申请日: | 201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9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北原政昭;田中慎一;中原和美;本多洋二;相泽克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美津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D06N3/14;D04C1/02;B32B15/1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表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带,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带长度调整孔(20)的带主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带主体(10)具有:
由纺织物或者编织物构成的带形状的支持层(11b、12b),该纺织物或者编织物是织入或者编入由从碳纤维、玻璃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以及硼纤维的纤维组中选取的1种或者2种以上的纤维构成的纤维束而形成的;
密接于上述支持层的表面而设置的第1树脂层(11a、12a);以及
密接于上述支持层的背面而设置的第2树脂层(11c、12c),
上述支持层以使其纤维的伸长方向相对于上述带主体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以预定的倾斜角度倾斜的方式形成。
2.一种带,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形成有多个带长度调整孔(20)的带主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带主体(10)具有:
由纺织物或者编织物的纤维层(11b1、12b1)和金属层(11b2、12b2)构成的带形状的支持层(11b、12b),该纺织物或者编织物是织入或者编入由从碳纤维、玻璃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以及硼纤维的纤维组中选取的1种或者2种以上的纤维构成的纤维束而形成的;该金属层是由在该纤维层(11b1、12b1)的表面形成的铝合金、镍合金等的金属粒子构成的;
密接于上述支持层的表面而设置的第1树脂层(11a、12a);以及
密接于上述支持层的背面而设置的第2树脂层(11c、12c),
上述支持层以使其纤维的伸长方向相对于上述带主体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以预定的倾斜角度倾斜的方式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上述预定的倾斜角度在15度至75度的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上述预定的倾斜角度为45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持层在其端部具有环,该环形成连接于被安装主体的弹簧柱孔(13a、15a、19a),该端部的宽度稍微小于上述带主体的宽度,上述第1树脂层(11a、12a)为透明或者半透明,上述第2树脂层(11c、12c)与该支持层为相同色系,通过上述第1树脂层和上述第2树脂层形成上述带主体的外周。
6.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记载的带(11、12);以及
设置于该带上的主体壳(1)。
7.一种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从具有由纺织物或者编织物构成的支持层(11b、12b)的大张薄片(200),以相对于该大张薄片的纤维束的伸长方向以预定的倾斜角度倾斜的方式裁剪并取出多个带形状的支持层(12b)的步骤,上述纺织物或者编织物是将由从碳纤维、玻璃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以及硼纤维的纤维组中选取的1种或者2种以上的纤维构成的纤维束以该纤维束的伸长方向相互正交的方式织入或者编入而形成的;
使用模具将第1树脂层(11a、12a)密接地设置于从上述大张薄片取出的多个支持层各自的一个面侧的步骤;以及
使用模具将第2树脂层(11c、12c)密接地设置于上述多个支持层各自的另一个面侧的步骤。
8.一种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从具有由纺织物或者编织物的纤维层(11b1、12b1)和金属层(11b2、12b2)构成的支持层(11b、12b)的大张薄片(200),以相对于该大张薄片的纤维束的伸长方向以预定的倾斜角度倾斜的方式裁剪并取出多个带形状的支持层(12b)的步骤,上述纺织物或者编织物是将由从碳纤维、玻璃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以及硼纤维的纤维组中选取的1种或者2种以上的纤维构成的纤维束以该纤维束的伸长方向相互正交的方式织入或者编入而形成的,上述金属层(11b2、12b2)是由在该纤维层(11b1、12b1)的表面形成的铝合金、镍合金等的金属粒子构成的;
使用模具将第1树脂层(11a、12a)密接地设置于从上述大张薄片取出的多个支持层各自的一个面侧的步骤;以及
使用模具将第2树脂层(11c、12c)密接地设置于上述多个支持层各自的另一个面侧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预定的倾斜角度在15度至75度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预定的倾斜角度为45度。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大张薄片使与上述第2树脂层相同的树脂浸渗于其纤维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美津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美津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08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行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改善太阳能电池磷扩散均匀性的方法